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 交往能力培养研究

龙德兴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第二中学

要: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计划的过程中,不仅帮助我们国家的精准贫困户能真正的做到“两不愁、三保障”,还从不同的程度上,帮助贫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异地搬迁学生从不同地方乡镇集中到城里学校就读,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老师如何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促进他们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促进其交流交往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异地搬迁;精准扶贫;中小学生;交往能力;交流方式;培养形式;

一.中小学生们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形式的不断形成,要想更好的让中小学生们在社会中立足,有自身的发展思想,提升自身的学习看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培养中小学生们的交往能力,尤其是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的中小学生们来说,陌生的环境导致他们要进行学习和生活,必须先适应这样的环境要素,才能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新的学习动力和氛围,为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同时,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能让中小学生们交到更多的朋友,还能促进学生们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想法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倾诉心声,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为中小学生们的健康心理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1

二.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的方式探究

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异地搬迁学生是从不同地方乡镇,集中到城里学校进行就读,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对产生一些阻碍作用,尤其是刚搬迁到新的学校,学生们难免对会环境陌生,因此,教师们要想提升学生们的交往能力,必须进行精细的培养,为学生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更加丰富的发展形势。

2.1利用情景剧的形式,借助舞台展示自己,提高交流能力

在现代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中,情景剧是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辅助教育形式,主要是是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利用情景剧的形式,在城镇的小学比较好实现,因为其物质条件丰盈,在道具的准备和辅助设备的配备上,有一定的有利基础。情景剧可以以小品表演、角色互换、情景对话等方式2】,让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中小学生和当地的学生一起共同合作,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这是团体活动辅助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们能融入新的环境,建立新的发展契机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共同编写剧本的形式,能帮助中小学生们互相提升编写能力的同时,也是交流的一个机会,帮助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更好的融入进新的环境;共同排练表演,能更好的让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学会展示自己,共同合作,增加交际能力,促进情景剧展示的成功;最终展演的形式,能增加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的成就感,更好的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为自身交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2.2利用课程融合的形式,更好的将交往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现代的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教育发展中,学生们交往能力的提升是教师关注的重要环节,也是在教育的形成环节中,刺激学生们融合新环境的方式。而在学校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而交往的形式通过课程的融入进行放大和提升,能更好的帮助中小学生们提升个人能力,促进交往的技能。因此,各科教师在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教育教学中,要多给予学生们机会在课堂中发言,即使回答的内容不正确,或者不完整,教师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们纠正,并且经常关心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学习的情况,多在课程中交流,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好,自然而然交往能力也会提升3】

2.3多与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增加其熟悉环境的能力

沟通和交流能更好的提升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的交往能力,因为在陌生的环境之中,唯有多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帮助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更快的融入进新的环境之中,促进其发展和进步。因此,作为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的教师,要多多与这部分学生进行私下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其生活和学习的情况,让学生们的心理变化真正的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能及时的了解其心中所想,才能建立交流的话题,为教师的教育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的帮助。

三.小结

良好的班风将影响每个学生的行为,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良好的交往条件,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者应该利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需要在教育中渗透交往能力的方法,为构建易地扶贫搬迁中中小学生交往能力发展提供有益帮助4】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刘婷.萨提亚模式在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疫后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团体辅导[J].江苏教育,2020,第72期

[2] 王云.学会换位思考 ——四年级班级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活动设计[J].江苏教育,2020,第56期

[3] 朱海兵.认识并塑造自己 ——全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活动设计[J].江苏教育,2020,第48期

[4] 王利娜.以偶发事件为契机,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一次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案例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