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自动化录入平台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消防系统自动化录入平台设计

杨光华

国源鸿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在消防安全检测行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化、主动反馈的优势,更新消防检测的管理手段,建立统一的消防自动化录入一体化平台,规范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行业作业准则,提高检测行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概率。

关键词:消防检测,自动化录入平台,消防智能化。

1、引言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消防工作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消防工作模式革新的得力工具;特别是在当前的消防检测及数据及时采集方面,传统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不但耗费较多的人力、时间成本,重复录入数据差错率高,效率愈发低下,而且传统方式较难控制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责任追究不易落到实处;同时由于各个检测公司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有效的规范引导,现场的工作质量难以把控,从而不利于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2、目标研究

鉴于以上问题分析,特提出:在消防安全检测行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动化、主动反馈的优势,更新消防检测的管理手段,优化政府消防管理部门、检测公司、责任主体三者之间的工作流程,建立统一的智能一体化平台,从而规范行业作业准则,提高检测和维护保养行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概率,增强从业人员行业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引领行业向智能、智慧时代的迈进。

通过对当前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方式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消防检测智能一体化平台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实现对整个检测和维护保养行业工作过程的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

2、提高消防检测过程整体的工作效率,将每个环节的数据人工重复录入方式转变为现场电子化录入、优化采集路线、自动生成检测(维保)报告、报告数据自动导入消防网络备案/公示平台,完成实现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动态核查,减少和避免缺、漏项的存在;

3、通过在线签名防伪、防篡改机制,实现原始记录、报告各环节的数字化签名,在打通各个环节后实现全面的“无纸化”流转,节约办公成本、利于低碳环保;同时建立起数字化档案库,便于后期的数据核查、挖掘和利用。

4、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实现对从业人员的数字化管理和身份识别,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控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5、在数字化管理下,将现场拍照、录像等检测数据纳入管控范围内,切实提高检测过程的真实性、溯源性,减少或杜绝虚假报告的出现;

6、多种技术的应用将能够快速发现责任主体单位真实存的问题和隐患,分层次督促消防主体单位整改;在规范行业规范作业的同时,也能利用充分的数据指证和评测检测公司的技术水平、信用级别;同时,平台的建成在将来发生火灾进行事故调查时,能够快速提供有效的证据数据,利于事故的分析、行业管理的改进。

3、自动控制录入平台设计

该平台共分为四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基础支持层、技术应用层、核心应用层、政府管理层,主要模块初步设计十个模块。依据国家消防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地方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消防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从检测试验开始,通过智能的信息采集、报告的自动生成,到对接政府层面的公示/备案平台结束,全面利用当前主流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信息面部识别技术、智能信息采集技术、现场取证管理等),实现作业及管理过程的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1)现场原始记录的自动化采集

在现场,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登录系统后,在检测环节,按照内置的检测路线、检测系统(单项、子项、检测项),对消防设施的外观与安装质量、单体功能、联动功能进行作业,检测员依次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将数据录入到系统平台中;在维护保养环节,维护保养人员同样按照预定的场景,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作业,并将结果和记录录入系统中。系统通过自动与内部置入的标准规范进行比对,在作业完成后,可自动整理、汇总生成详细的问题清单。

2)报告自动生成系统


原始记录数据采集后,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方式,按照即定的格式生成检测/维护保养报告(或者问题报告),公司有关主管人员在线审核无误后,签名/签署意见;自动生成报告电子档。

3)接口管理系统


为保证与消防公示/备案平台的对接,先期可考虑半自动的操作,即对报告的数据进行自动导出,生成符合要求的数据,经过接口程序验证无误后,人工直接导入消防公示/备案平台,完成报告程序;后期可考虑全自动化,由智能平台直接将数据推送给政府消防公示/备案平台。

4、技术路线与实现


在检测工作时,检测人员携带手机或平板电脑进入现场工作,项目主管人员及检测人员通过面部识别功能登陆到平台系统中,平台会自动与后台的从业人员数据库自动比对,系统核实无误登录到平台开始操作;无资质人员或受限人员(如信用受限)将不能登录系统。

1)检测场景的自动初始化


在检测场景自动初始化时,首先根据标准规范和建筑物的性质不同,预置不同的场景,如分类设置:公共建筑、高层住宅、生产车间等,设置后,系统自动将必需检测的项目,结合现场的实际,初始化配置系统数据库,自动生成原始记录的模板,让检测人员尽可能最少量的手工填写数据,以达到规范记录格式、提高检测的工作效率。

每个项目初次登录系统时,项目主管人员有权限对该项目进行初始化配置:

1)对项目的基本信息录入:如项目的名称、地点、性质、面积,合同编号等信息;

2)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录入:该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检查)意见书或备案证明、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图(包括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等)、设计变更通知书;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安装说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建设工程竣工资料,包括竣工验收报告、竣工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检查记录等。

3)选择场景、配置消防系统: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不同,在系统平台里按照不同的场景,加入必需的消防设备设施;项目主管人员可以根据场景和实际系统的情况,选择配置消防设施系统,以在平台内初始化项目数据,自动化配置相关参数及标准数据。

4)配置检测员、检测路线相关参数:根据项目检测的实际要求,配置项目检测需要的检测人员、检测日期等相关信息,并可以选择检测的路线、仪器设备等相关参数,以完成对系统的初始化配置。

2)检测流程的自动优化

检测过程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实现检测作业开始时对按照场所的类别、性质进行自动的初始化,实现格式化数据模板的生成;另一方面,进行对检测作业程序的优化,即将作业时的人员、时间、空间、方法、步骤等依照经过专家验证有效可行的、合理的、优化的、先进的方式进行改进,来实现检测作业整体效率提高。

5、应用与推广

该智能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建议由政府、行业协会领导,以技术实力强的检测机构与软件智能化平台厂商为主体进行建设;项目计划成立项目部,下分规划设计组、开发组、应用推广组、专家组,建立项目的应用制度,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实现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

在当前的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对消防行业而言,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是行业发展趋势和必然。项目建设应用后,将从很大程度促进行业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关键技术创新,有效引导新兴信息技术与作业流程的融合,带动检测与维护保养上下游公司的技术进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促进信息化和服务业深入融合,探索发现一条消防行业数字智慧化突破性创新型的道路,引领行业更为快速地向技术高端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资料


[1] 凯文•塔尔博特 (Kevin Talbot)等(作者),吴建新(译者):《移动革命:人工智能平台如何改变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吉尔里•A•拉姆勒、艾伦•P•布拉奇 著:《流程圣经》,人民东方出版传媒

[3] 顾金龙、薛林:《城市消防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展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