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创新研究

王勤英

桂林长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2

:合理地运行质量体系是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和制造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才会形成良好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保持了制造企业固有特征,是制造企业团队精神特有的表现,并成为区别各个制造企业的标志。但部分制造企业在策划质量体系时都流于表面,没有充分的策划,忽视了从制造企业内部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文章分析了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制造企业运行;质量体系;基础管理

1 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现状

目前,还有许多制造企业在构建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没有参考自身实际状况,或是自认为制造企业运行实力较弱,所以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才会在相关认证中不能顺利通过。由此看出,我国制造企业在质量认证方面的总体状况并不乐观,因此为了使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构建工作持续发展,就需要各个制造企业意识到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2 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制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知不明确

许多制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对质量管理体系只注重表面形式,将其文字化,并不在乎其是否符合制造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制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过于重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才能构建制造企业质量体系,如若没有这种人才就不能构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2.2 制造企业管理基础较弱

一些制造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没有管理意识,致使制造企业在管理工作模式方面不能很好地转变。对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来讲,管理模式的转变必定影响制造企业各部门与工作人员的利益,制造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不高,就很容易出现矛盾,对转变管理模式产生阻力。同时,如果矛盾发生,再加上原本制造企业管理就存在的问题,会使管理越来越混乱。

2.3 制造企业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制造企业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时虽然不能产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完成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任务的思想,但是仍要培养有关人才,目的是能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帮助。所以制造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任务成功后,需要对专业人员进行奖励,让其在日后工作中维护体系稳定的运行。如若专业人才流失,将会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管理系统,因此制造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保留。

2.4 制造企业对质量体系认证作用过度期待

通常情况下,制造企业的经营者与最高层管理者都会把盈利当作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制造企业在实际构建质量体系的过程中,会首先考虑其是否能为制造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因此拥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对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有一定的错误认知。制造企业构建质量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制造企业,它是一项管理模式,在最初构建实行时可能不会带来经济效益,但经过长时间地坚持实现,必将有助于发展制造企业,所以制造企业管理者应当转变个人观念。

3 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策略

3.1 明确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目的

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是制造企业的文化,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制造企业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让制造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并提升制造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制造企业管理层必须全面地、清晰地认识这一点,才能保证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有效实施。

3.2 规范制造企业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是制造企业运行的根本,系统管理是制造企业系统的管理方式,其对制造企业基础管理有重要作用和影响,而且基础管理的理念和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理念必须是一致的,当制造企业运行质量体系后,各部门就需要结合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理念来调节各自的管理模式,实现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才会使制造企业管理系统更好地运行。制造企业基础管理和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结合,还能及时提示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制造企业管理层作出调整。

3.3 注重制造企业产品质量

制造企业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目的就是生产产品,构建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产品质量,其质量的优劣和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有直接关系,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制造企业质量体系,产品质量就是良好的,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意识到产品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用户通过体验产品,注意产品质量,才会注意到产品生产的制造企业,因此,制造企业相关人士在策划质量体系时也要注重用户需求,因为用户如果对制造企业产品的某一性能有需要,制造企业便会作出相关反应,尽可能得到市场先机,并获得市场。而且改进产品质量就必须形成相关的质量体系,从而促使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3.4 检验相关文件的可操作性

制造企业质量体系文件是控制体系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制造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策划、编制而完成的,这是制造企业许多环节相互关系协调和集成的,是根据质量体系标准而策划的成果,也是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性、领导性文件,其操作性需要在制造企业运行质量体系时进行检验,如若个别文件出现操作性差,就需要及时修改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以满足制造企业对质量体系操作性的需求,便于控制质量。

3.5 加强质量规划编制工作

在加强制造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制造企业还应加强质量规划编制的工作,编制质量规划指导书,严格规定指导书的格式和内容,同时,制造企业还应当制定各个项目的质量规划审批制度,并以受控文件的形式进行管理。这一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审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合同的要求,并且还要严格按照编制的指导书中的质量规划,才能真正落实审批工作。在审批工作结束后,就要及时地传送于有效运行质量体系的相关部门,并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对其加以实施。

3.6 加强物资供应管理

制造企业还需加强物资供应管理,也就是说,制造企业物资部门在供应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为施工现场供应质量达标的物资和相关建筑材料,并加强监管材料质量,坚决抵制质量不合格或是没有经过检验的材料投入施工现场。此外,在供应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时,相关部门也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明确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不仅要注重施工材料的质量,同时也要随时检查机械设备的质量,防止机械设备带病运行,同时还要做好定期维修,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

综上所述,当代制造企业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就需要深刻意识到制造企业质量体系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结合制造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制造企业质量体系,对构建发展制造企业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应对,并培训、引进专业的人才,对运行质量体系提供帮助,维护其正常运行。望制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以促进制造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民.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策略[J].中小制造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33-35.

[2]石 婧. 质量管理体系在制造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2):285-286.

[3]徐杏娟. 付月永. 杨 彬. 等.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制造企业效益[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9,35(11):26-27,32.

[4]贾慧文. 质量管理体系在制造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9(1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