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分析

杨启均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海绵城市可以保证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良好的变化弹性,当出现大面积降雨时,海绵城市会利用水循环储存系统对雨水进行吸收并二次利用,以此提升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工作人员在海绵城市中进行道路建设时,应当注意使用专业的施工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道路;设计

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每一个层面都需要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新理念的运用至关重要。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内路桥的合理规划对于正常生产生活尤为重要,尤其是在7、8月份雨季时,城市内涝问题凸显出来,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威胁到居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损坏路桥基质,减少路桥使用寿命。为了响应“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市政路桥设计研究中必须要运用相关设计知识,提高市政路桥设计及施工水平。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技术流程

道路性质用地雨水水质较差,并且具有一定的绿化空间,因此应重点对雨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改善水环境、节约水资源、消减径流污染的目的;同时,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景观界面,应通过雨水措施的布置使之成为展示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窗口。道路雨水控制应考虑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采取系统控制措施。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将根据排水方向,汇入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沟渠,在植被浅沟以及雨水花园中进行传输、滞蓄、净化和下渗,超标准雨水径流将通过溢流口排入雨水管。降在人行道的雨水首先通过渗透铺装入渗地下,超标准雨水同样进入绿化带和雨水管道。在雨水口可设置截污挂篮、旋流沉沙等设施截留污染物。道路用地内本身无法消纳的雨水,可以排入周边公园、广场内的植被浅沟、低势绿地,利用周边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进行径流和污染物削减。

2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

2.1行道树绿带

设计海绵行道树绿带,可调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水流的基础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设计人行道时应采用透水铺装设计,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亦是如此,后两者可采用透水的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括人行道、车行道等透水铺装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行道树绿带设计是以树池结构的单排植被为主,再布局LID树池,实现结构优化。设计设施进水口时应做到局部下凹,优化设施进水条件,配置防冲刷设施。向内设计低坡及基础碎石缓冲带,施行复核栽种模式,防止水土流失,有效截留水资源,使得行道树周围的雨水径流更顺利进入行道树池内,实现蓄水、减少浪费。

2.2设计分车绿化带

分车绿化带是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板块,也是绿化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与建设分车绿化带,能起到非常好的道路雨水处理功能,提升道路美观度,降低因道路雨水而产生的各类交通事故和隐性危险。首先,结合城市规划的方向及城市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情况,构建分车绿化带的建设思路,提升分车绿化带的应用效能。充分基于现有的城市道路规划及城市降水量,分析和调查地质条件,同时,设计相应的植物引进标准,基于城市自然气候条件,种植相应的绿化植物,扩大“绿色海绵”的规模。其次,构建专业的排水系统,分析城市排水系统的可应用性与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分车绿化带,突出“绿色海绵”建设的整体思想,控制分车绿化带长度,控制雨水和积水的径流量及流动速度。还设计储水、用水设施,构建人工观景区域,日常作为市政美化工程,在必要时发挥其“海绵”作用,提升城市排水效果。

2.3生态滞留带设计

针对生态滞留带的铺设,首先将种植土敷设在绿化带与生态树池之中,在填土之前,需要在绿化带和生态树池中铺滤土层和砾石,同时还必须在砾石下面铺渗水管,填入种植土之后,再在其上面敷设陶粒,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渗水管的作用,保证土壤的湿润。设计绿化带时,尽可能将其设计成低于车行道的凹型,这样可以有效收集雨水,且在绿化带下方设置碎石盲沟,在盲沟下面设置碎石层。

2.4透水铺装

具有可透过的或可渗透性铺装,水可以垂直流过硬质表面,可用于车行道、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上。透水铺装结构由粗骨料组成,孔隙率较大,可贮存雨水、最大限度提高了雨水的渗透速率;同时可以清除沉淀物和其他污染物,起到减少和分散雨水的径流量,并促进雨水的渗透补充作用。在道路透水路面结构设计中,通常采用土壤层做路基;级配砂砾石/级配碎石/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做垫层或基层,透水砖/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做面层。透水路面既满足了硬化路面的使用要求,提升了路面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又提高路面的适应能力及渗水能力,避免城市内涝。

2.5合理运用下沉式绿地

为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完美体现,那就要我们在道路设计时合理地采用下沉式绿地的功能,这样不仅能对雨水的收集能力有显著提升,还能有效地减少雨水过多的在低洼路面积蓄。然而我们在对下沉式绿地结构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严谨合理的科学计算,方能确保显著的雨水汇聚效果,当然绿地下沉位置的合理选择不仅能够满足其内植物的生存生长环境,还能帮助我们提升道路的审美效果。

2.6边坡支护

道路边坡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比较常见,在进行这部分的施工时,必须考虑到稳定性和生态性的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生态水平。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边坡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当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路基防护时,务必对道路两旁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在进行边坡支护时,还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方式,如植被防护、灰浆防护等,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从目前的具体施工来看,施工人员在防护措施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植被护坡的方式来进行边坡防护,这样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当遇到道路石质边坡无法让植被生根时,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可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对石质边坡进行支护施工,考虑到岩层的性质,根据坡比的数据来进行确定,还可以选择放缓坡率的方式。在设计时,要将排水沟设置在坡脚的位置,再在下面放置碎石,保证与底面的连接,真正达到雨水渗流的目的。

2.7合理运用植草沟

现如今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还要提高植草沟的合理化应用,不仅能确保植草沟能有效地调度水源,而且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绿化审美效果。此外在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时,道路红线两侧的湿地公园或者雨水花园通过种植抗涝性良好的植物不仅实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建设,还增强了城市的绿化效果。

结语

工作人员应当使用正确施工技术进行海绵城市市政道路人行道的建设工作。在施工中工作人员应当保证道路的渗水性与防水性,将现代施工技术融入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建设拥有良好应对灾害能力的城市,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谌东华.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8):278-279.

[2]张波.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排水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19(3):34-36.

[3]廖春玲.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20(07):93+95.

[4]朱松梅.海绵城市取代传统的快排治涝[J].科学大观园,2020(15):16-19.

[5]尚林菁.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J].交通世界,2020(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