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陈海燕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周岙小学 325023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进入学习系统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心智尚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懵懂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明确清晰的三观,可塑性很强,因此,加强小学阶段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这将会在孩子教育的初始阶段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也将会在学生未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笔者试讨论如何在小学阶段以班主任身份开展德育教育,并通过激励策略提高该部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

新课改进程逐年不断推进,德育教育逐渐被更多的学校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视范围,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而这个重要的任务往往由班主任担任。普及德育需要积极推进德育教学,同时辅以有效的激励策略,因此,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更要深入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参与到德育教育之中。笔者试总结了小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针对问题行之有效的激励策略。

一、目前班主任在小学德育中开展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问题有三,其一,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认知。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很难到位,因此,班主任很难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主动意识,当有相关事情发生的时候,也很难能够联想到德育教育的内容。其二,教育方式单一枯燥,部分班主任没有意识到德育与授课的不同之处,还是通过灌输知识的方式体现德育的内容,学生如同听讲课一半听着老师的灌输,容易缺少参与感,也难以得到发言权,这种固定的模式导致德育效果欠佳,难以发挥德育的价值。其三,学校没有组织建立德育教学机制。小学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起完善可运行的德育组织,致使工作停留在加分题的层面,容易停步不前。德育教育缺失专门的工作机构,缺失德育的记录和教学制度,就会导致德育流于班主任的依靠感觉开展工作,难以保证质量和数量。

比如,教室清洁往往是对学生劳动美德的培养过程,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有三心二意的特点,很难坚持下去。班主任的激励也往往被理解为多干活就有好处,要转变为热爱劳动的学生值得夸奖,是一件比较复杂的思想工作。而且,老师的动员能力往往也源自自身水平,缺少统一的培训,较为浪费机会;另外,劳动美德的教育不止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要和劳动行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领会精神,明白劳动美德的真正价值。这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也是很多班主任面临的难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道德和品质的理解尚处于较浅白的阶段,因此,通过对常见问题的总结归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而培养一种道德修养的本能对于核心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二、有效的激励策略在培养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有效的激励策略包含多个方面,如调动学生的情绪波动,引发学生的长远思考等。效果越多元的激励策略往往持续性越好,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仍以教室清洁为例,通常情况下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很难坚持下去,因此,使用小红花,小礼物等小奖品作为奖励,并且明确劳动就有所得的规则,对于小学生形成劳动美德的认知帮助会远高于口头表扬的效果。这就是明确德育认知和有效激励策略的必要性,其中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明确性和激励性。如果奖励机制不明确,孩子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奖励是来自自己的行为还是老师的喜爱。而如果奖励的内容没有激励性,孩子很难从中得到可持续下去的东西。当然,奖励的内容未必是实质的,荣誉性奖励也是值得选择的部分。总之,只有以适度的激励措施作为鼓励,才易于使学生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德育学习。

另以教育学生诚实守信的考试为例,大部分学校引入的是多监控机制加人工管制机制,而英国教育学硕士Charles Black做过一个实验,即告知一组八十名学生本考场有有着监控和监考老师;告知另一组八十名学生本考场没有开监控,也没有人工监考,但是如果考试时认为自己没有作弊,可以自己领取一个漂亮的本子。实验持续了一周共三场考试,每场考试的间隔期都会找无监控组作弊的学生私下谈话,但不收回奖励。最后一场考试时,无监控组的作弊情况已经远低于有监控组。由此可见有效的激励策略往往对学生有着出奇的效果。

三、在德育教育中选择性实施激励策略的分析

选择激励策略往往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激励对象的选择,其二是激励内容的界定,其三是激励效果的反馈,缺一不可,以下论述。

激励对象的选择是指小学生要能够明确意识到三点,这个激励策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第一是老师给的激励与品德修养相关,第二是这个激励有着一系列的正面效果,如被同学羡慕,被家长夸奖等等,第三是与这个品德修养相关的行为都会得到同样的激励,这样的激励对象才是有效的激励对象,这也导致了激励对象的选择最好不是固定的某个行为,否则就有诱导学生将特定行为直接与激励策略挂钩的风险,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全面开展。

激励内容的界定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较低的成本,低成本并非坏处,因为这意味着老师有时间和精力给予更多的孩子激励,而非局限在一两个典型好孩子身上;第二是不可替代性,激励的效果和激励的内容息息相关,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这件事情大家都有,那么虽然还有一定的奖赏效果,但已经大打折扣了。

激励效果的反馈也正是如此,激励不仅仅是为了激励,而是为了养成学生的品德,要让学生知道这件事的正确是因为有品德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而非把奖励和事件挂钩,这样的激励效果是不值得提倡的,反之,举一反三,人人夸赞,形成一种德育的美好氛围,才是应有之效。

总结: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这将会在小学生的性格和品质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小学阶段综合素质考察的关键部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具有严重的单一和片面问题,大部分德育取决于班主任的个人修养和教育能力,班主任应当重视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的使用,更关键的是要界定德育教育的内容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在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从而夯实学生核心素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香.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措施的实施[J].科学咨询,2020,(30):52.

[2]邹理.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激励措施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