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为主的方案多线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4
/ 2

阿帕替尼为主的方案多线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鲁丁瑜

德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方案多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阿帕替尼为主的方案多线治疗。结果:1例进展、3例稳定、7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总体疗效66.67%(8/12),病情控制率91.67%(11/12)。中位无进展存活时间(6.3±0.8)个月、中位总存活时间(12.2±1.3)个月。不良反应:蛋白尿2例、骨髓抑制2例、胃肠道反应5例、手足综合征4例。结论:妇科晚期恶性肿瘤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关键词】妇科晚期恶性肿瘤;阿帕替尼;临床疗效

卵巢癌、宫颈癌是妇科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发病趋势越来越低龄化,发病率也逐渐攀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部分病例病情缓解,但是依然具有较高复发率。铂类、紫衫类、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以及贝伐珠单抗靶向药物目前比较常用,但是并无标准的多线治疗标准。因此,本研究特分析了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化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2例妇科恶性肿瘤均通过病理检查证实,接入于2019年12月-2020年10月,年龄范围36-69岁,均龄(50.5±11.5)岁。入组标准:二线治疗失败,病情发展而需要复治;KPS身体状况评分<60分;MRI或CT可以客观发现病灶;存活期预计3个月以上;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基本正常。排除标准:患者基本信息不全而影响临床统计;哺乳或妊娠;对研究用药过敏;精神病史。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化疗方案,单纯应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3例,每日500mg;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患者5例,250-500mg/d;余下4例给予阿帕替尼+PDLI单抗治疗,每日250mg。一个疗程为期3周。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内容如下:病灶彻底消退视为完全缓解;病灶缩小50%以上视为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且增加幅度<25%,视为稳定;病灶增加幅度>25%或者是有新的病灶,视为进展。总体疗效为部分缓解与完全缓解之和;病情控制率为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稳定。期间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动态随访观察12个月,记录患者中位无进展存活时间(开始用药治疗一直到患者死亡或病情发展的时间)、中位总存活时间(开始用药一直到末次观察随访时间或患者死亡)。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量资料比如中位无进展存活时间、中位总存活时间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如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表示并进行X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患者临床疗效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结果临床治疗总体疗效66.67%(8/12),病情控制率91.67%(11/12)。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进展

总体疗效

病情控制率

例数

1

7

3

1

8

11

百分比

8.33%

58.33%

25.00%

8.33%

66.67%

91.67%

2.2观察患者存活时间

动态随访观察患者12个月,发现中位无进展存活时间(6.3±0.8)个月、中位总存活时间(12.2±1.3)个月。

2.3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现蛋白尿2例、骨髓抑制2例、胃肠道反应5例、手足综合征4例。

3.讨论

阿帕替尼是一种抗VEGFR-2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受体-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避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分化,最终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1]。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经过一年半研究发现,阿帕替尼较安慰剂能显著延长总生存期达55天,其目前已成为临床妇科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三线治疗药物[2]。本研究深入观察,结果发现1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达66.67%、病情控制率高达91.67%。说明阿帕替尼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之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群体中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与此同时,患者中位无进展存活时间(6.3±0.8)个月、中位总存活时间(12.2±1.3)个月。说明阿帕替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治疗方案过程中,蛋白尿、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呕吐或恶心、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比较多见,其中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用药剂量有关,减少用药剂量后,所有患者都可以耐受;而骨髓抑制可能与化疗有关,经过临床对症支持处理之后,可以继续坚持治疗[3,4]

综上所述,对妇科晚期恶性肿瘤应用阿帕替尼为主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景钦东, 刘海鹏, 王斌儒,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 24(10):1194-1200.

[2]胡猛, 刘星, 刘静,等.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38(19):4858-4861

[3]姜增凯, 叶晓歌, 陈琴华. 阿帕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015):1422-1424.

[4]包久铭, 高艳梅, 邱华凉,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卡培他滨片和奥沙利铂注射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15):1565-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