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2

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探析

李焕仁

山东黄河建工有限公司 山东 255000

摘要:根据新时期建筑建设要求及低碳经济时代的形势变化,充分考虑相关的节能设计,并对创新运用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实现节能建筑的长效发展,增强建筑应用中的节能效果,拓宽其科学设计工作思路。因此,在加强建筑建设、降低其能耗问题发生率的过程中,应给予节能设计更多的思考,找出相应的策略并进行科学使用,确保设计方案的创新运用状况良好性,避免节能建筑设计质量、利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可使建筑节能方面的设计工作经验更加丰富,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建筑规划;节能方法;节能规划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能够将建筑资源、结构进行良好的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理念,为了真正实现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节能技术来减少能源的消耗,紧跟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脚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环保意识充分结合起来,尽可能通过低消耗的方式来完成建筑工程,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1节能减排之绿色建筑

首先,我们必须打破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障碍,在一些人的意识中绿色建筑和高新技术,超低能耗建筑是基本相同,但它不确实意味着绿色建筑有昂贵的体系结构,它是节约能源,土地,水,材料和性质以及与建筑保护室内环境。绿色建筑可以与平常建筑一样正常使用,而且因为我们使用的材料都是绿色可循环的,所以绿色建筑的造价与普通建筑基本一致。绿色建筑风格多变,且鼎力支持创新,使其不仅吸收了传统的节能理念,而且创新了材料和技术。因此,绿色建筑原则是为节约能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使人与环境和建筑相适应,相互融合。我们为节能减排的“领军者",应该始终大力发展节能绿色建筑,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换代,选用合理的管理工具来监控整个建筑周期的节能效率。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废气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旧建筑材料也要注重回收和利用,同时也应该注重建筑标准,提高建筑的节能等级,实现绿色建筑。

2建筑规划的意义

建筑规划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或多或少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城市规划、建筑规划工作需对城市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控制到生态平衡、能够自我修复范围之内。想要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维持警醒,并提升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以相关单位为主导力量,把握建筑规划的方向;采用强制、限制管理模式,促使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强化监管的力度,大力宣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经过科学合理建筑规划,配套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环境管理机制,从而减少环境问题,达到建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3.1可持续型原则

建筑与生态环境能否处于和谐共存的状态,体现着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关系着设计方案的应用质量。因此,在实现建筑建设中的节能设计目标时,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原则要求,在不损害人们的利益下,也要考虑后人对资源的实际需求,促使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有良好的适用性,为节能建筑长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资源节约原则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损耗速度也在加快,自然资源根据其特性,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前期,主要依靠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但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总储备量有限,若依旧无节制地使应用,那么也将限制城市经济未来的发展速度。而建筑工程属于资源损耗量非常大的工程项目,在对其展开设计时,也需要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如在室内保温设计中,可通过在外墙上铺设保温层,同时合理设计开窗位置,尽量多地利用自然光照,从而减少了其他资源的损耗量,提高了建筑设计内容的低碳节能性。

4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

4.1在建筑选址和朝向设计方面的应用

一般而言,在建设地段的选址中应充分考虑水质、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地段选址。在确定主体建筑地点后,根据预期的使用功能来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合理地选择建筑物可以确保在寒冬时期建筑物获得足够的照明面积和时间,从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了建筑使用阶段的能量消耗。

4.2建筑外围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的外围结构是应用节能技术的关键部位,在通常情况下,建筑外围结构其具有的热工性能是由建筑能耗的大小所决定的。而且在不同地区,气候温度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绿色建筑中应用节能技术需要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实际气候温度,结合建筑外围结构的保温性能,合理设置建筑的外围结构。比如在寒冷地区一般需要增加墙面的保温层厚度,使其在合格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保障在季节转换时,外围建筑结构的性能能够稳定发挥。此外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布置透明的围护结构,不但可以有效的扩大室内采光面积,还能够在冬季期间尽可能的采集太阳辐射能量,既保障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又能够为太阳能能源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夏季期间要在建筑透明围护结构上增加一层遮阳设施,以减少太阳进入室内辐射能量,降低室内空调设备的负荷,因此在建筑外围结构中应用节能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4.3门窗的设计

通风与照明是门窗设计的两大主要目的。所以在设计时尽量保证门窗的面积和相应位置,这样既可以增加房间的采光,又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通风。对于门窗材料的选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多采用塑钢材料,以提高窗户的节能效果。

4.4光照、通风设计

在进行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时,对于其中的光照设计,需要合理的规划建筑物,对于各建筑间的距离要提前定好,进而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光照,使居民对于光照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节能环保。而对于其中的通风设计,不仅要满足户型的南北通透,还应该做到自然通风,来使建筑有冬暖夏凉的效果。比如,在设计建筑物的第一层时,可以对于自然通风进行巧妙地利用,设计为首层架空形式,进而使小区内部的整体通风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能有遮阳避暑的效果。并且还要以建筑物周边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对通风标准进行合理的设计,进而使通风能够更加流畅,对于建筑物资源的消耗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减少作用。同时,还要结合住户的需求,对窗户的防风性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还要使用节能窗,进而避免光污染,加大房间的通风强度。设计师在进行高层民用建筑的设计时,要对通风设计予以相应的重视,对设计观念进行创新,使建筑物变得更加节能环保。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众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环境的质量需要逐步提升。再加,相关单位建设环境保护型与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号召,建筑领域当中推进环境保护时机较为成熟,特别是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时期,需对绿色环保观念做到严格落实。只有把环保观念落到实处,实施环保能力才能得到确实提升,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玉财.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的环保意识与节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31-32.

[2]马航.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相关问题研究[J].地产,2019(22):37+43.

[3]韩建友.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河南建材,2019(05):207-208.

[4]任良.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建筑的设计思路总结[J].智能城市,2019,5(17):70-71.

[5]程志豪.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实现[J].江西建材,2019(0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