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实践研究

区培贤

东莞市长安镇第二小学 广东 东莞 523841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行为自觉性相对较差,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做事自由散漫,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性自持的状态是小学生的特点。这代表,如果无法激起小学生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则无法全面调动小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达到激趣增效的效果,才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动兴趣

引言:体育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学科,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体育一直被当做“副科”,但是小学体育学科同样拥有教学任务。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通常教师会采用演示法、讲解法,为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讲解,之后就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重复训练,导致学生失去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改善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下文中笔者对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可行性策略做出探究,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提升学生规则意识

体育运动中包含大量规则,因此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体育竞赛中包含竞赛规则、竞赛制度等,学生通过参加体育竞赛,遵守相关规则和制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例如足球比赛不可以用手、跳远不可以踩线等,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则,如有违反,则会受到处罚,通过参加体育训练或者体育竞赛,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判断力以及自我约束力,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养成健全人格。

2、提升学生意志力

通过小学体育运动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意志力。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中需要面对比赛对手带来的心理压力,高强度训练任务带来的身体压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犹如温室里的花朵,面对种种压力很容易产生畏惧、怯懦、逃避的心理,此时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学生提升进行体育训练的信心以及参与体育训练的动力,有助于强化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动机,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二、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的可行性策略

1、通过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参与兴趣

通过开展游戏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小学各学科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小学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游戏的形式,提升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相对于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厌倦感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趣味十足的体育游戏,通过体育游戏改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优化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感受,从而激增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笔者就为学生组织了一场名为“击鼓接力跑”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为:将学生分为每组10人,分别在50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站5名队员,游戏开始之后,起点的第一名学生需要跑到终点并敲响小鼓,终点的第一名学生再跑向起点并敲响小鼓,起点的第二名学生再跑向终点,直到所有学生全部跑完50米距离,哪一个小组用时最短,则为获胜小组。接力跑的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比赛性质,因此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短跑能力,并且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的形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与同伴和谐相处、友好合作的能力,不仅改善了课堂氛围,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2、组织体育比赛提升学生参与兴趣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的本能,小学阶段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小学体

育教学中适当组织体育比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求胜欲望,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育能力,突破运动瓶颈,让小学生在体育比赛中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在学生取得比赛胜利之后,会感受到成就感以及满足感,从而爱上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可有效达到激趣增效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足球运动的训练中,虽然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迅速掌

握传接球、射门技术,但是如果缺少实践训练,学生则无法灵活应用这些技能, 不利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笔者为学生组织了小型足球比赛,学生可以自行进行组队,并为自己的足球队取名字、设计口号。正式比赛时,一切规则全部按照正规足球比赛设计,学生参与热情高涨。通过体育比赛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力。在体育比赛中,学生对自身足球技能进行反复训练、调整,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最大限度开发自身潜力,有效提升了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3、通过赏识激趣提升学生参与兴趣

何为赏识激趣,即教师对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兴趣的因素包含内因和外因,教师的赏识则为重要的外在因素,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因此,想要提升小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理性、正面的评价。

例如在笔者的工作经历中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这个学生体型看似笨重,不适合参与对身体灵活度要求高的运动,但是这位学生耐力很好,十分适合参与长跑运动。笔者就就对该名学生的运动毅力、长跑能力提出了赞扬,笔者的赞扬让这名学生发信了自身的优点,提升了学生参与运动的信心和兴趣。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用建议性的语言指出了该名学生运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可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笔者的建议,并自主对运动计划作出调整,从而改善自身运动能力,最终实现自我提升。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改变,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趣的体育游戏、丰富的体育比赛、教师的正面评价,都可以起到激趣增效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运动技能得到提出,推动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波. 谈谈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措施[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359-360.

[2]陈莉.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