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水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与分析

刘娟

中建材智慧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100097


摘 要:现阶段,我国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日益突显出来,进而引发了供需矛盾,再加上近些年外资的入注而致使国内水泥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国内水泥市场竞争的加剧。在我国,水泥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且水泥是一种高能耗低附加值的消耗品,所以,想要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切实从其成本加以控制。笔者以水泥生产现状为出发点作了简要分析,再对其成本控制的要点及其控制措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水泥;成本控制;特点;措施

一、水泥生产行业现状

(一)水泥企业数量增多,但整体规模较小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原材料中,水泥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与此同时,水泥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就当前国内水泥行业来讲,水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都不具备一定的规模,这也是导致水泥市场的竞争缺乏一定的规则。

(二)外资入注,市场竞争剧烈

近些年,有不少外资入注到我国水泥领域中,这无形中就抢占了一部门国内市场份额。在市场较为集中的区域已经出现了许多兼并与重组的企业,进而逐渐实现了规模化效益,从而得以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效应并逐渐占领市场。在外资入注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这对我国水泥市场必定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市场动荡。

(三)价格竞争突出

从水泥行业来讲,其产品日益向同质化方向发展,所以,水泥企业想要从技术创新上面来获取更大的利润是难以实现的,再加上其上游材料中的煤、油电等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施工企业进一步打压产品价格等,从而导致水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减。另外,在国内水泥市场中,优质水泥持有量非常小,而中下质量水泥却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也是导致水泥市场中价格竞争突出的重要原因。

二、水泥工程成本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成本的控制

以水泥生产来讲,其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占据着极大一部分成本,且在生料制备中,原材料主要起到控制混合材料比例的作用;在生料构成中,石灰石又占据着主要成份,可见,控制好石灰石其相关原材料的是控制成本的重要元素。另外,在水泥粉磨这一过程中,由于熟料和各混合材料比率制作而形成各种型号的水泥,其中熟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其价值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控制好熟料的比率又是降低水泥制作成本的关键内容。所以,水泥工程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好原材料配比在生料和水泥粉磨两个环节中比率,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水泥制作成本。

(二)设备运转率的控制

由水泥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可知,最好的检验企业产量的指标就是水泥窑的运输率,而想要保证其运转率,则需要确保水泥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全天24小时持续性运转,同时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其运转率达到相关要求,从而保证熟料产量。然而,想要实现较高的运转率,则需要持续性提供煤、电等能源,但煤电的成本又在熟料成本中占据绝大部分。另外,正是因为有了煤电的持续性供给而确保水泥窑得以持续性运转,进而新生料得以持续性地输送到窑中进行实施下一步的作业。由此可见,生料、窑还有水泥粉磨等的运转率均是水泥工程中成本控制中关键节点。

三、水泥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产品成本费用的控制

想要控制成水泥产品的成本费用,这就需对以下几点内容加以重视:1)材料定额消耗控制。也就是说对所供应的材料实施限额设置,从而科学有效地对材料的领用和消耗加以管控,不断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避免材料浪费,强化物资的管理。2)制定成本管理制度,以各水泥制品的具体加工工艺为依据,对其所需成本作进一步分解,进而设定具有科学合理性的工序流程、材料、燃料以及折旧定额等有关成本。3)强化直接工资的管控。如可将产品成本管理与直接工资相结合起来,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和劳动力,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还需对自身内部制度加以完善,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全面保证企业及其员工的整体利益。

(二)强化采购管理

水泥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还应当强化采购的管理,这就需要采购管理部门定期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实时关注市场信息变化,尽可能购买成本低,品质高的原材料,特别是在材料比重中占大部分的重要原材料来讲,更应当加以重视。如在具体的采购工作中,对于大宗采购应当选择模拟招标的原则来进行采购,而对于一些量小的通用备件及材料来讲,则可以坚持询价比价的原则来展开,而一些专用设备备件则应当通过生产厂家采购的方式进行采买。另外,采购还应当实施合同制,尽可能避免口头订货的情况出现,同时,还需做好材料验收入库工作,严格把控好材料质量关,强化材料的计量、检验以及存储等。

(三)强化安全生产,严把质量关

1)由于煤是熟料生产成本控制中的重点内容,所以,企业应当尽可能降低煤耗,这就需要严格把好材料采购和验收入库工作,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窑的产量与运转率,从而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2)对电的损耗及混合材料的掺入量加以控制,不断提升水泥粉磨的产量与运输率,强化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利于设备运转率的提升,并确保水泥强度完全达到有关规定的等级和标准。

(四)强化技术创新、减少设备费用

现如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正在不断完善,水泥工程国产化设备的占有率也在不断地增大。而想要引进水泥工程设备而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其与国产设备价格相比要高出数倍有余,由此可知,设备引进的比重同样也会对水泥工程造价造成极大的影响。近些年,不少水泥工业设计院均成立了相应的科研中心,进一步加大了科研人才和资金的投资,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尽可能将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正是由于高新技术与装备不断研究和开发出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有效地促进了水泥工程设备国产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幅度降低了设备引进所需的成本费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五)强化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对于水泥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来讲,设计基本上已经是定型好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对施工技术、组织等加以优化和调整来实现成本的节约,且其所能调整的工程造价幅度也是相对比较小的。如,对建筑安装所需的人工、材料以及机具等费用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落实好现场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对材料规格、种类以及数量等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及合同等有关规定来进行审核;对于不属于施工分包方所导致的停工、返工返修等相关费用加以把控;强化设计调控,尽可能降低停工、返工返修等而给工程进度造成的影响,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此外,还需对施工人员的进场作适当的安排,落实好人力和机具相互协调,尽可能控制好施工进度,避免因施工进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成本增加。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现阶段水泥行业的市场竞争正在不断加大,水泥企业想要在这种复杂环境中取得发展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切实落实好成本控制工作,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水泥企业来讲,其工程成本控制应当落实到其生产、设计以及施工等全过程中去,全面保证各环节均得到科学、全面且高效的管理和控制,尽可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浪费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全面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国元.水泥制造业的成本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9(23):21-23.

[2]韦聪聪.海螺水泥的成本控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8(36):316-316.

[3]徐延祎,何永健.浅谈肯尼亚长大项目的水泥供应管理及成本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18):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