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半岛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重庆渝中半岛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设计

张贻华

湖南省涟源市农村公路管理局


摘要:老重庆的“巴渝十二景”中,与码头有关的就多达五处,重庆的码头文化直至现在仍是巴渝地区的文化代表之一。码头文化的起因是劳动人民抱团发展,在严苛的环境下生存下去,随着时代发展,朝天门码头的两江夜景游成为了重庆自然人文景观中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成为了展示魅力重庆的重要平台。区政府着力打造现代旅游服务业,计划将朝天门地区建造成为集商贸购物、旅游观光和交通枢纽“三位一体”的新型现代服务功能示范点,一系列改造势在必行。

关键词: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造、交通枢纽


前言:

码头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独占水陆交通鳌头之力,故早期的朝天门码头成为了重庆最具标志性、最具代表的码头。作为重庆最早的自然岸坡式老码头,此时的朝天门码头景观呈现着它的自然原生态的状态,有着几百家的结舫水居者,呈现着水运繁忙的状态,是水陆运输的总枢纽。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改建,于1984年建成了客运缆车道,成为了重庆人民心中最具代表的文化符号.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文化的注入,城市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城市风格.2012年8月30日,朝天门码头进行了新时期的设计改革,爆破拆除了重庆港运大厦和重庆三峡宾馆2所地标性建筑,新建“朝天扬帆”城市综合体。

重庆码头文化的价值取向

空间价值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进步,码头由过去只承载交通运输的功能逐渐转型成为城市景观游憩景点,由原本单一的功能逐步转变为现在综合性的码头,如朝天门码头,从客运码头发展成具有重庆独有的,具有城市代表性质的旅游景观空间.具有发展意义的码头成功转型,还有一部分码头的功能却越来越单一,这一类的码头产生于城市的需求,为了减少重工业影响城市内部。所以码头空间在城市中也是独特的构成体,对于城市空间而言,它即相互影响又互相发展。

历史文化价值

“人类的每一种功能作用,人类相互交往中的每一种实验、每一项技术上的进展,规划建筑方面的每一种风格形式,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它拥挤的市中心区找到。”因此,重庆城市中文化的存在是有根可寻.受到政治、文化、科技等众多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重庆表现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个性,而码头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记录着重庆不可缺少的记忆载体。

码头景观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

码头景观是丰富城市多元空间格局不可替代的一面。吴良镛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把全球的土地分为自然区域、农耕区域、人类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4 种空间类型。而码头空间比较特殊,属于工业和人类生活的综合性空间。因此,码头景观更具延展性和弹性价值。丰富多元的城市空间格局,具有其特殊性和无可替代的一面。

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空间形态

重庆属于山地城市,城市空间相对局促,空间形态多变,地形原因使得建筑错落有致且空间分明。由于朝天门广场属于重庆的城巿空间边缘,广场毗邻江边,广场空间景观建筑的空间序列是沿水岸展开,高三层,每次跌级形成了观景平台,地势较低可以将江面景色尽收眼底,视野的开阔使其在拥挤的环境下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闲暇时的娱乐观景场所,且广场与两江滨江路相接从面形成连续的滨江景观带,江面与城市空间的联系能产生良好的观景视觉效果。

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景观构成

从形态上来说,由于人对于景观的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为了使景观元素相互联系并紧密结合,运用设计手法将空间进行分割与组合形成开敞或封闭空间有助于丰富广场空间的景观构成,再结合景观要素的设计和融人,如绿植,水景,园路的规划,景观构筑物等使得多层次的空间增进人的观景感受,人们在其中欣赏和感受喷泉﹑植物,小品等的魅力,进而增强空间对人的感染力。作为地理标志的“朝天扬帆""主题雕塑,利用对称的景观序列衬托,加上夜晚广场内部的层次照明,对景物的照度.色彩的选择,站在游轮上远观广场立面犹如一艘巨轮,具有形象的象征意义。这些都是对广场空间景观构成设计的把控。

朝天门码头滨水步道改善措施

历史文化赋予了城市广场多元的性质,码头文化,滨水广场,但终其一点旨在提供人活动的场所,现代的城巿广场要创造出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内涵丰富的广场景观。通过实地考察,广场犹如一座客厅接纳了来来往往人群,但是如何让在参与性的过程中体现出广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场所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体现人与环境的自然相容和现代都市码头该有的形象特征,这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在江景作为滨江城市的重要景观资源时,可以发现朝天门设计滨江广场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整个广场与江面的结合不够理想,顶层广场的平面与水面标高的略差比较大。犹如建筑大师埃利克森在谈到朝天门广场设计的印象是也指出“最上面一层的广场平面太大,很大一片区域都看不到江景。”并且整个广场空间效果并没有考虑到空间的合理利用。在陆地与江河湖海这样大水面组合时,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往往沿水岸横向展开,当游人在一定距离外游览观赏时,岸上景物同时收人眼底,滨水建筑剪影的有机组织显得十分重要。

朝天门是重庆的地标性区域,距离繁华的解放碑也是咫尺之遥,游人也都会到码头参观,但却给游人留下不了鲜明的印象。这种新与旧,繁华与颓败的对比让我们考虑如何如何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改善绿化和引进人流,成为真正开放的"城市的客厅”。同时也应该考虑环境和岸线的地形与自然生态等方面,在考虑景观尺度,观景的视线以及功能方向考虑,将视角和天际线最优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景观视线。针对广场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将朝天门广场区域作为整体进行设计,再将三层的观景平台根据落差构成一个台阶小广场,这样可以从每个不同区域都可以看到江面,不仅增进了亲水性,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船的甲板的感觉。对三层的观景平台优化设计后,通过改变平台的落差和台阶的形式以及平面面积方面参考国外实际案例进行改善,顶层的平台同时也加—些多元化空间的设计,满足多种活动的使用。同时应将广场与及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进行新的艺术化加工,同时提取码头文化和城市文化进行文化氛围的塑造,结合景观元素进行设计。终让朝天门滨水广场成为有活力的码头和生态性的花园。


参考文献:

1 朱敏;人类交往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初探[J];建筑学报;2008年

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