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

卡泽措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第一小学

摘要:德育是基础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它是各种学校工作的“前卫”,也是在课堂上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只有提高德育在初等教育中的有效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具有道德,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的人才,并向社会展示。那么德育应该如何工作和实施呢?这是每个小学老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字:小学德育;策略分析

小学德育应渗透到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让学生接受道德教育。这样的德育工作可以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的真实认知规律,使德育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德育应从这些观点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学。这是一门研究课程,它具有重要的意义。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应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当前小学德育中的问题。

1.不重视道德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道德教育被忽略了。因此,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学校和家长会认为学习比德育更重要,因此,小学德育在教育中没有很好的地位,学生的德育知识就会薄弱。在现代社会中,招聘公司需要具有道德和智慧的人才,而不仅仅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2.德育教学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道德教育的教学背离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滞后于社会思想的转变。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中,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与我们传统的一些伟大思想有关,而且与外界的伟大思想息息相关,而道德教育的思想是相对的,应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

3.社会落后的影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迫使学生不得不以多种方式访问信息,这将在很多方面影响学生。小学生既年轻又好奇,他们对是非没有明确的态度。有些人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他们可能沉迷于游戏,从而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身心影响。除了自控能力差之外,这些落后的想法也容易受到影响。

二、小学德育的最佳策略

1.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德育工作

所有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并且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道德教育就更加困难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远大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如果父母与教师之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同步甚至出现重大偏差,那么学校道德教育就无法进行。因此,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科学地指导学生家长,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保持与学校相同的心态。通过将家庭和学校结合起来,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并共同努力,我们的道德教育将得到更好的执行,并且更容易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许多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对学生至关重要,他们总是只关注日常生活的结果,而不关心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帮助父母正确地的引导,并通过父母会议,父母讨论和其他形式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2.纠正德育观念,突出学生的基本状况

观念通常是特定行为的先驱者,只有通过确定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才能以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为指导。因此,道德教育观念的调整是小学教师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教师应摒弃落后的观念和思想,以制定正确的道德教育指导方针,解释“三观教育”的要求,在指导和规划道德教育工作中做好工作,验证和突出学生的道德教育。按照正确的观念,工作将顺利进行,为实现德育目标和优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许多校园和教师都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这导致了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优化德育工作,我们学校从教师入手,纠正了教师德育的观念。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充分实施对德育的重视,并将德育计划纳入学期教学评估中,以充分融合德育理念。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德育的影响力,而且使学生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并扩展了德育的知识。这样,在纠正德育观念的同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实践

在德育中,学习是基础,实践是更有价值的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巧妙地接受道德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公共利益组织道德宣传;他们可以在课堂中建立多个服务职位,以便学生可以乐于为团队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道德和榜样性的故事,通过交流以多种方式记录下来;进行了各种道德教育,例如参观革命纪念馆,参观疗养院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道德热情。

4.减少负面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敢于尝试的勇气和年轻的年龄,阻止他们及时拒绝一些消极的想法。教师需要通过德育提高学生的评估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在线拒绝不良信息,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并维持身心健康。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德育的内容和目的,从而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家长也应该在学生接触不良信息时及时制止。政府和国家还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坚决反对引入某些不良信息,并可能制定一些法律,以加大对传播此类信息的处罚,从而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

5.以身作则,规范言行,积极影响学生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年龄的能力,这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关键特征上,因此每位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在上课或讲授学科时,需要认识到小学生的素质,坚持科学教学的原则,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并注重对教学的调节。言行举止,树立榜样,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学生积极影响和鼓励学生,有效渗透德育,促进学习意识,德育目标的良好榜样,鼓励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

例如,由于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可行的和活跃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意愿同样强烈,每个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积极地影响学生,作者在班里树立了榜样,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公平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保持礼貌和卫生。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他们都将严格坚持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期的问题开始得到改善。这样,作者通过树立榜样,规范言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德育目标的实现。

6.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首先积极参与教育工作,并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其次,学校需要组织教师,特别是德育老师来学习专业的德育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寻找有意义和创新的新教学理念;最后,加强教师的道德基础,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在学校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意的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制定总体计划并将任务分配给特定的责任人,并负责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学校可以每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进行评估,针对每种道德教育实施特定的课程,并对工作进行良好的监督。学校认真选拔任用教师进行德育工作,赋予他们胜任的职责,并鼓励他们开展创新的德育工作。

简而言之,小学德育工作是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渗透道德教育,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实施。我们的思想和道德本质是首先要教育学生。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陈明玲.以德为本,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探索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9(34):74-75.

[2]黄活明.刍议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77-78.

[3]王漫澄.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9(3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