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探究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

许海兵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徐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 315706 )

【摘 要】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也是五方面健全发展的人才,五者缺一不可,这就需要当下的学生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还应当具备优良的品质。因而教师应当在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展开相关劳作,本篇文章就探究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视域;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

引言:劳动教育产生于生活,对于小学的劳动教育而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对学生展开相关的引导。小学学生他们年龄过小,不能准确把握劳动的价值所在,因而这就需要教师更好的树立以身作则的榜样,在学习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展开引导,以便让学生明确劳动的快乐所在。劳动源于生活,生活又处处充斥着劳动,就小学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尚小,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劳作做起,从而在内心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进行劳动教育是极为必需的,需要引起当下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当前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当下的教育现状而言,目前诸多院校仍未重视劳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对于劳动的宣传仅限于口头讲解,缺少实践劳动,这会导致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与把握大打折扣。劳动教育对学生长期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小学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喜欢探索新奇的事项,同时他们也讨厌枯燥乏味,教师的理论讲解于他们而言就是枯燥乏味的知识,因而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对学生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劳动的方式可能不仅限于学校,也可以是在家中进行展开,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他们在家中鲜少让自己的儿女进行家务劳作,即使教师布置了相关任务,家长也大多是自己去完成而让儿女去休息。这种行为是家长对孩子关爱的一种表现,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学生亲自参与家庭劳动过程中的经验与增长的知识。

2 探究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

2.1在校园中开展相关劳动课程

教育产生于劳动,在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对小学劳动进行教育时,校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体验场所。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校园中积极参与劳动,让他们明白劳动人民的辛苦,比如说在班级内组织的大扫除,教师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良好的劳动体验中收获到不一样的体验。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校园内部开设一块土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种植,收获的作物可以由学生带回家去品尝。通过自主种植收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的辛苦与不易,从而能够达到让学生珍惜粮食的目的。唯有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劳动之后学生才能明白其中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

2.2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

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作用,对于劳动教育而言,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尚小,对于父母的辛苦劳作大部分都是无法理解,在家中不参与劳作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摆正学生的态度,可以借助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家庭劳动的体验。就比如说每天布置一个家庭劳动的总结,总结可以写学生在家里打扫卫生、叠被、洗碗等的劳动感受等。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参与家庭劳动,为了鼓励积极参加劳动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奖励措施,挑选部分主动积极参与家庭劳动的学生予以鼓励,树立榜样模范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告知家长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家长对学生的家庭劳动进行监督督促而非放纵帮助,促进劳动教育的顺利高效进行。

2.3由学校参与进行劳动成果的义卖

劳动的目的无他,无非是让学生在劳动中产生一定的共鸣,明白劳动工作者的不易,也明白当下社会需要一定勤奋的劳动者,每一个岗位都是由勤勤恳恳的劳动者组成,劳动无尊卑,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劳动者都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为了更好的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地剪纸、折纸以及相关简单手工品的制作,之后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产品的义卖,义卖获得的钱可以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教育方式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获得较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好地吸引他们展开劳作,让他们知晓自己现在的能力虽小,但是凭借简单地劳作还是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的,从而加深他们对于劳动的感知。

3.结束语

劳动充满魅力,在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展开小学劳动教育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实现自我的重要路径。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及时在课上课下对学生讲解劳动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劳动中体会到劳动者的不易,从而达到尊重劳动者的效果。劳动者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奉献着自我,寒冷的冬天,有他们在进行扫雪除雪;教师教育学生,桃李满天下,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新时代人才。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中坚力量,从而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柳萌学.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落地路径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4).

[2]雷虹,朱同丹.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解读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3).

[3]张志勇,杨玉春.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J].中国教育学刊,2020(04).

[4]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