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民族乐团现状及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西南大学民族乐团现状及发展探讨

王士君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市 400715


摘 要:民族乐团作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使民族音乐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生活。随着民族乐团在高校中的普及,其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和要求也逐步完善,本文以西南大学为例,就其民族乐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梳理,尝试为下一阶段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对同性质学校民族乐团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西南大学;民族乐团;现状;发展建议

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类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其前身为川东师范学堂,于2005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1940年原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是我国师范院校中最早设置音乐专业的院校之一。作为重庆地区音乐类专业的领先院系,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为在校师生设立了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其中,民族乐团这一实践平台的存在,对民族乐器专业学生的学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乐团现状

西南大学民族乐团成立于2008年,现有成员80余人,由音乐表演、音乐学及音乐教育器乐主修生组成。乐团既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彰显出大学生乐团独有的艺术特色。自建团以来,连年承担重庆市和西南大学的重要演出,进行“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演出上百余场,分别在2014和2017年获得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可以见得西南大学民族乐团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生民族乐团。

伴随着乐团规模持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等的客观事实,乐团相关环节逐步显露出可能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乐员专业水平的差异、乐团声部配置、乐团硬件设施和乐团管理等方面问题。

1.乐员专业水平的差异

由于学生生源、专业方向、学习时长、参团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乐员在加入乐团后的识谱能力、合奏能力、与指挥的配合及对作品的理解都会呈现一定的差异,且经过一定时长的排练与学习后差异仍然存在。

2.乐团声部配置

西南大学民族乐团的声部配置分为拉弦乐、弹拨乐、吹管乐和打击乐,由于生源专业的有限性,部分声部的乐器种类配置不够均匀,诸如拉弦乐器中的高胡,弹拨乐器中的柳琴、高音筝,吹管乐器中低音笙等,无法较好的凸显声部优势,对作品的演绎产生一定影响。

3.乐团硬件设施

由于乐团规模的不断扩大,乐员随之增多,当下乐团排练厅已接近饱和,对全员参与有一定的影响。其次,部分公共乐器的数量有限,在演奏时偶尔会出现乐员与乐器使用不成比例的情况。

4.乐团管理

当下的乐团管理队伍由乐团团长、乐团秘书和各声部声部长组成,由于各声部学生专业各异、人数众多,声部长的作用发挥不够,且乐员对乐团基本规范和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乐团管理方面不够条理和规范。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乐团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善:

1.学生入团前,乐团团长及各专业老师集中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按照等级划分,考核结束后由各位老师商讨决定学生是否入团、入团后的声部位置及候补乐员的选择等问题。该环节侧重于对学生演奏水平、演奏状态及情感掌握的宏观了解,旨在为乐团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学生入团后,团长根据各声部具体人数及专业制定“一带一”新老乐员交流制,要求在固定时间内,由老乐员带领新乐员围绕识谱、合奏、配合指挥和理解作品等方面进行学习。该环节旨在增强乐团的团结协作精神,缩短乐员间差距的同时让新乐员快速融入其中,适应乐团发展。

3. 根据声部配置所需,团长对各声部成员进行细化再分配,对分配不均如高胡、高音筝、柳琴等乐器的乐员比重进行合理调整,为学生提供多样性乐器学习的同时,使乐团音色及情感表现更加充沛。

4.围绕排练要求、演出规范、日常通勤、排练厅及乐器维护等方面,制定全面、详尽的乐团管理制度,以学生专业和所在声部为制度实施主线,紧密贴合学生艺术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排练的实效性,促进乐团的平稳发展。

三、发展建议

1.制定流动考核制。

在保证乐团正常排练与演出的前提下,按期考核学生乐员,对于完成度高的乐员予以保留,而对于演奏水平、能力及态度等未达到标准的乐员可视情况给与提升时限,若仍未达到标准,则可考虑不再为其保留乐员身份,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乐团水平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2.分声部进行系统练习。

在现有常规分声部练习的基础上,继续细化练习内容,加大对基本功的配合,尝试以重奏、齐奏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各声部乐员间的默契度,在差异与不足中交流学习促进彼此间进一步提升。

3.增加实践与演出机会

除学院、学校安排的实践和演出外,乐团内部可尝试每月举办团内展演,打破固有传统乐团排练模式,引导乐员树立创新思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尝试创新,推陈出新,完善发展。

四、结语

高校民族乐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在校师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修养,尽管在专业设置、教师资源、学生生源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但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各高校始终坚持对此类美育队伍的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在立足当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