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隔代教育的利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1

家庭隔代教育的利弊

陈酉峰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撮镇东方早城幼儿园 231600)

祖辈们一般比较有耐心,他们更能静下心来倾听宝宝的心声,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加上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奉献,这使宝宝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不仅如此,祖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妨碍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准确,尤其在宝宝生病,或者遭遇其他问题时,他们更清楚应该怎么样去做,并且不会像没有经验的父母那样,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慌了手脚,相反,他们显得更为淡定。祖辈们这种处事的方式会带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也能给父母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对解决这些问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无法替代的,他们可以为宝宝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给宝宝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他们的加入还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支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祖辈们的加入,为那些单亲家庭的宝宝弥补了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缺失的问题,为宝宝提供了性别模仿的对象,也为宝宝学习与异性相处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无形中给予了宝宝正确完整的性别意识教育,对宝宝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不过老人们在带孩子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误区:

现在不少孩子是在祖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祖父母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全面照看第三代的“现代父母”,兼任“保镖”和“保护伞”。另一种是因孩子父母离婚,孩子就全权推给祖父母,这样的祖父母有点类似真正意义上的“再当一次父母”。无论是哪种,老年人带孩子往往弊大于利。这些弊端大多隐藏着,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

误区一:溺爱孩子事必躬亲

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人对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

误区二:以经验代替科学

祖辈们养育过孩子,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这些实践经验不一定是科学的。而且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以经验代替科学。

 误区三:祖辈观念隔代传

 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多多少少存在差异。

 误区四:环境封闭保护过度

 儿童时期恰恰是孩子求知欲强、体力和脑力活动充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需要给他们合理的智力刺激和动力。但是老人们出于安全或自身能力、经验的限制,不喜欢孩子疯玩,尤其户外的玩耍。如果把孩子封闭在小环境里,孩子往往容易养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老人带孩子确实有利也有弊,家长们还需多加权衡再决定是否让老人继续帮着带孩子。个人觉得,和老人通过沟通还是会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毕竟要让老人马上就改掉很多习惯,那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