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一带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8
/ 3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乌力库玛林场一带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孟德岩

正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摘要 通过该区内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元素含量、组合、分布等特征分析,辅佐地质填图工作,并为寻找有利成矿靶区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含量

前言

工作区位于根河市东北部,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主脊及北西坡,属中低山区地貌,区内主要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火山活动频繁,形成的构造形迹复杂。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近几年才陆续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本次叙述就是分析其中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相关成果。

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一)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

为了说明元素在工作区内含量及变化特征,现将工作区内各元素(土壤)含量平均值与内蒙东部地区(土壤)含量平均值做对比。表中背景值数据引自内蒙东部7幅区化图幅统计资料(表1)

表1 测区元素(土壤)含量对比表

607b836b8ca8a_html_5dbcc768f7bd5a05.gif 元素

Au

Ag

Cu

Mo

Pb

Sn

W

Zn

As

Sb


0.29

0.07

11.35

1.38

24.59

2.31

1.66

80.69

9.19

0.62

So

0.63

0.11

7.93

4.08

17.86

0.78

1.19

32.73

24.22

1.65

Cv

2.20

1.57

0.70

2.95

0.73

0.34

0.71

0.41

2.64

2.68

背景值

1.02

0.09

17.18

1.41

23.46

2.65

1.88

77.06

9.14

0.44

C

0.28

0.75

0.66

0.98

1.05

0.87

0.88

1.05

1.01

1.40

元素

Bi

Hg

Co

Ni

Be

Nb

Cd

U



607b836b8ca8a_html_5dbcc768f7bd5a05.gif

0.23

9.83

12.49

9.98

2.52

15.59

0.12

3.39



So

0.57

29.97

8.55

11.05

0.59

4.15

0.06

1.54



Cv

2.47

3.05

0.68

1.11

0.23

0.27

0.51

0.45



背景值

0.28

36.44

12.36

19.34

2.47

15.00

0.10

3.37



C

0.82

0.27

1.01

0.52

1.02

1.04

1.20

1.01



由上表可知,工作区内各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区域背景值相比可以看出Sb、Cd元素富集,Pb、Zn、Nb、Be、Co、U、As、Mo、W、Sn、Bi元素接近背景含量,Au、Ag、Cu、Hg、Ni元素则相对贫化。

通过计算得到的变异系数来看,Hg、Mo、Sb、As、Bi、Au、Ag、Ni元素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属强分异型,特别是Hg、Mo、Sb、As元素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3.05、2.95、2.68、2.64,说明这四种元素在区内极有富集成矿的可能。由变异系数的大小可反映出测区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变化系数大的元素在测区中分布极不均匀,反映出区内发生过多期强烈的地质构造事件,使得区内成矿元素和矿化剂的分布产生了强烈的迁移和富集。

金、银元素虽然在测区中背景含量相对较低,但由于金、银元素在测区中分布极不均匀,说明其表现活跃,有可能在测区中富集成矿。

(二)元素组合特征

从土壤测量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图1)中可看出,测区内十八种元素明显分为二组:一组为Au、Co、Ni、Zn、Cu、Cd、Sn、Nb、Be;二组为Ag、As、Sb、Mo、W、Pb、U、Bi、Hg,两组元素呈明显的负相关(-0.2)。

Au元素与Co、Ni、Zn、Cu、Cd元素在0.3水平呈正相关,其中Co、Ni元素在0.9水平呈正相关,Zn、Cu元素在0.8水平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强,并与Cd元素在0.5水平呈正相关,是中高温热液矿化作用的反映;Sn、Nb元素与Be元素在0.6呈水平正相关,二者在0.1呈水平正相关。As、Sb与Ag在0.6水平呈正相关,并与Mo元素在0.4呈水平正相关,与W元素在0.1呈水平正相关,反映了As、Sb与Mo之间强势的亲和关系。是低温-高温热液矿化作用的体现。

Pb、U、Bi元素与Hg元素在0.4呈水平正相关,Pb、U在0.7呈水平正相关,并与Bi在0.5呈水平正相关。

607b836b8ca8a_html_62c896cd00e6203d.png

图1 土壤测量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

(三)各地质单元元素分布特征

根据测区地层和岩性特征,将测区划分为四个地质子区,即中生代(K1b)子区、中生代(J3mn)子区、中生代(J3mk)子区、中生代(J2tm)子区、元素在不同的地质单元的分布,反映了元素的时空演化特征。为了解元素在各地质单元的分布特征,将各地质单元各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全区各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求浓度比率C,并统计其变异系数。认为: C2﹤0.8为贫化; 0.8≤C2<1为稍有贫化;1≤C2<1.2为稍有富集;C2≥1.2为富集。Cv﹤0.5为弱分异,0.5≤Cv<1为明显分异,Cv≥1为强分异。

1、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

土壤样品中Mo、W、Pb、Bi富集,Sb贫化。其中Ni、Mo、Pb、Bi、As、Sb为强分异,反映了元素分布不均匀,分异明显,Mo、Pb等元素有利于富集成矿。

岩石样中W元素相对富集,As、Ag、Co、Ni、Cu显示相对贫化。岩石样中W、Mo元素为强分异,Co、Ni、Cu、As、Sb元素为分异型,其余元素弱分异。说明W、Mo元素分异明显,有利于富集成矿。

2、上侏罗统玛尼吐组(J3mn

土壤样品中Au、Cu富集,As相对贫化,Co、Ni、Zn、Sb、Hg元素稍有富集,其余元素稍有贫化。其中U、Be、Nb、Cd、Sn、Pb、Zn为弱分异,其他元素为明显分异或强分异。反映了该地层虽然各元素含量大体与测区背景相当,但各元素含量的分布极不均匀,有利于这些元素富集成矿。

岩石样中Sn、Ag、Be、Co、Ni、Cu、Zn、Cd、Pb元素稍有富集,As显示贫化。岩石样中Ag、Co、Ni、Cu、Cd、Bi、As、Sb元素为强分异或分异,其余元素弱分异。Ag元素分异明显,有利于富集成矿。

3、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

土壤样品中Co、Ni元素稍微贫化,其余元素显示稍微富集。其中Sn、Be、Ne、U元素弱分异,其余元素显示分异或强分异,说明土壤样品中各元素分异较明显,Ag、Mo、Pb、Sb、W等元素有利于富集成矿。

岩石样中相对富集Au、Ag、Mo、Bi元素,Co、Ni、Cu相对贫化,其它元素为背景含量。其中Au、Ag、Ni、Mo、As、Sb为强分异元素。说明各元素分异较明显,Au、Ag、Mo元素有利于富集成矿。

4、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J2tm)

土壤样中Co、Ni、Cu富集,Mo、Bi、U显示贫化。其中Mo、Bi、As、Sb元素强分异,Sn、Be、Zn、Nb、Cd、Pb元素弱分异,其余元素显示分异。Ag、Pb、As、Sb元素可能有利于富集成矿。

岩石样中Co、Ni、Cu、Zn、Cd元素富集或稍有富集,其余元素相对贫化。岩石样中Ni、Cu、W、Bi、As、Sb为分异元素,其他元素弱分异。Ni、Cu元素有利于富集成矿。

结论

通过对该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初步推断出Mo、Sb、Au、Ag富集成矿可能性大,且组合特征明显。同时也分析出各地质单元中容易富集成矿的元素。为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地球化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2006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1996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地质矿产部,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91年,地质出版社

[4]葛文春,林强,孙德有等,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岩石学报,1999年,第15卷,第3期

[5]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地质出版社,1992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