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探索

罗仕兰

广东省兴宁市第二小学广东兴宁 514500

在小学阶段学生是生活在集体当中,而这个集体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班主任作为这个集体的主要管理者,其承担着管理的重要职责。有效的班级管理,这是学校整体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基础所在。当班级管理能够呈现出高效的状态,可使得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也能够顺利进行。

一、班主任要有一颗平等的心,要有爱心

小学时期,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频率是最高的,其也成为了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学习的对象。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谨言慎行,要能够平等看待全体学生,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去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让学生能够切身感知到来自于班主任的关爱。当学生能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班主任所带来的温暖,其就会在内心当中形成一种亲近感,并将这种感觉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其就会以积极的状态展开学习行为。

二、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

当然,有效的班级管理绝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达成的,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干部,要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并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选用班干部之时,来对相关人选的品质、能力进行必要的考查,要在班级当中予以公开选任,让学生来推荐,并经过全体学生投票决定。在选定人选之后,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要对这些小助手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养。首先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建立起威信,使其能够获得学生们的一致认可,从而确保其所要从事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其次,要让班干部能够切实履行职责,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同时要在个人学习、成长方面能够起到表率作用,要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去引领、感染身边的同学,从而使得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氛围;再次,就是要促使班干部这个小集体能够形成合作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得班级的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学习氛围能改变得更为浓厚,进而使得整个班集体能够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以及生活状态。

三、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时期所展开的教育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即是要促使学生能够在个人品德以及具体的行为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广大班主任适时展开教育,通过日常化的活动来对学生加以熏染,促使其整体能力得到增强。

1、重视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班主任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肩负起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可以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学来辅助管理。在课堂中展开常规方面的训练,如让学生在平常的阅读和写字的过程当中,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写字的姿势,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予以矫正。而在学生回答问题之时,则要能够注意自身的站姿,以及表达的方式,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的严谨等。通过这些常态化的训练,可使得学生的习惯逐渐养成,并形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将这些习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使得班级管理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为了能够让全体学生均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可将轮流值日的相关制度予以有效的落实,而在学生负责管理的过程当中,其个人的表现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能够明白管理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值日之时,要完成好一些常规的管理以及服务工作,如此则使得学生有机会对自身的能力加以锻炼,从而能够独自应对一些情况。当然,其若想真正有效的去展开管理工作,就必须要让自己服从于管理,能够起到模仿带头作用。这点即使在其不值日的时候,也是会加以注意的。而且这种制度的落实,也可让教师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较强的主体效能,了解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能力,以及参与管理的强烈愿望,如此则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4、提高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班主任首先要善于围绕学校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和安排活动的内容,且主要要以培养学生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兴趣、爱好及扩展学生知识的视野为目的,同时要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多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沟通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和社会的接触机会,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另外,班级活动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应该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在活动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活动的进程,恰当地安排活动程序,当学生受挫时,应耐心示范,使活动顺利地进行。

5、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情感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使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行为意识的保证。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审美感。运用激励法,方法很多,如培养优秀生,激励大家更向前;关心激励学困生,可能照亮一大片。用情激励学生,班主任必须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一个班级中,品学兼优者能得到它,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也能得到它,班主任不能冷漠歧视。爱心永驻是班主任的天职。对学生的爱表现在一个手势、一个询问、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还体现在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疾苦,并对这种疾苦给予温暖的熨贴,诚心诚意的疗治。作为班主任,要让他们切实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总结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