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城市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李平

辽宁华一检测认证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智慧城市和智能建筑以及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其存在着规划不足、信息共享难、技术依赖性强、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信息共享,加强绿色智能建筑理念。

关键词:城市现状;主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引言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的城市建设部门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处。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人类改造行为的不断精进,给城市建设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为科学全面保护城市建设环境,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必要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保护措施,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空间。

1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性

城市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心,也是造成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更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地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深入与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必然会引发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因此,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气候变化与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传统的能源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实现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局面。低碳城市是在城市当中进行低碳消费和生产一种城市发展理念,从而能够帮助建立一个更加节约友好的城市能源生态体系。城市作为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形式,随着工业化进程生活不断地发展,在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就会受到城市运转当中的生物及非生物等因素影响,在这些生物非生物因素活动的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些污染和废物,这些污染和废物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城市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低碳城市不但要求城市重视经济发展,同时也要进一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源消耗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好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了目前所有国家所公认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发展低碳城市也将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焦点。建设低碳城市必须遵循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就是以低能源消耗、低污染、低废物排放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提,是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追寻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到低碳城市的建设当中。低碳经济需要对碳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让城市能源结构从高碳化向低碳化进行转型,利用最少的环境代价以及资源的消耗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将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

2城市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2.1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

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人们重建设、轻保护,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意识,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难以提升环境保护的整体质量。比如,部分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或者管理者在建设过程中,更多着眼于城市建设的整体进度以及其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关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部分地区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牺牲生态环境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问题,难以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以及水平,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益,但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相对缓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促使人们将关注点、注意力等放在了城市建设方面,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认知。

2.2规划不足

我国智慧城市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规划不足的问题。智慧城市的构建由国家提出,并给予相关指导意见。目前,缺乏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定,在法律层面存在着欠缺。智慧城市在我国建设的时间尚短,一直在摸索的道路上,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缺乏科学、合理、重组的规划,对智慧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企业在建造智能建筑的过程中,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导致智能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这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十分不利。相关部门应做好智慧城市的规划及监督,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1]

2.3水体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水体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和突出。在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今天,城市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有效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应充分全面注重城市建设的科学推进,须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当前阶段,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现象,可能与大量工厂肆意排放废水、污水等有关,破坏了水资源环境。城市居民数量的持续增加,给城市原有的排水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若人们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人们缺乏相应的节约意识,会加大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易给水体资源带来较为严重的威胁。比如,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肆意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废水等,会给城市原本薄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威胁与挑战

[2]

3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3.1加强绿色智能建筑理念

在建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智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还要加强绿色智能建筑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使智慧城市发展越来越完善。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城市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详细分析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的使用率及污染程度。为了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率,结合施工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在施工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贯彻应用绿色技术。应优先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降低成本,对施工材料进行精准计算。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电能。施工现场一般配有发电系统,而火力发电不够环保,要降低这种方法的使用率,进一步开发发电技术,如太阳能发电。电能的消耗在企业中占很大比例,节约电能可以使企业的施工成本得到降低。

3.2水安全保障措施

水安全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目标,提升城市水环境的安全,是保证城市生产活动的根本。水安全保障措施如下所示:(1)整治河道断面、提升城市生态效益;(2)规划行泄通道、解决超载雨水排放问题;(3)结合截洪沟与水库、发挥其调蓄作用;(4)规划新建海堤、降低海潮威胁;上述过程提出了城市水环境改善以及水安全保障措施,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措施支撑,以此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3]

3.3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科学全面地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成效,为不断优化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应充分结合实际需求,充分全面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依托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原则,提升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综合性工作,为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成效,推进城市建设的科学有序开展,必须依托于清晰化、精准化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指标等,不断优化城市土地空间开发格局,形成系统完善的城市建设方案,真正将环境保护理念渗透其中,提升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应积极全面构建绿色发展方式以及绿色生活方式,不断倡导形成健康的理念,全方位营造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成效。

结语

城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朝南.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9

[2]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焦黎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政府管理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