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试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张明磊

东阿县诚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东阿 252200

摘要:检测管理与工程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如果检测管理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工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文章对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阐述了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应用现状、监管系统及检测机构信息化系统的要求,继而以案例形式阐述了信息化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运用优势,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系统;云数据

1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逐步提升,人们对于民生及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建筑业的工程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这一部分。

而要想实现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信息化,需将检测机构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的结合,并从流程出发,将程序、资源及组织机构按照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结合。此外,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当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环节。

1.1试验管理

在记录委托单信息时,把资料录入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任务管理器对数据进行收集、检验、校核等记录,试验人员便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试验操作、样品分辨、数据记录等基本工作,并且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自动获取以往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能支持试验管理人员进行样品条形码的处理和非正常试验情况的记录工作。

1.2收样管理

收样管理主要是把客户及其委托送检的产品信息作为中心,并且把客户需要送检的样品作为主要生产线,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具有很多功能,比如有收样登记、收样复核、收样统计、样品管理等。这就需要借助其来协助样品的接收人员完成样品的接收以及登录验收和保管等一些工作。

完成这部分任务以后,还可处理委托单位的信息、样品信息、检测项目以及费用,同时它还可接收人员的预收样处理、样品条形处理、样品的验收等。

1.3报告管理

报告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核报告、批准报告、打印报告、签发报告、查询报告、管理技术等,报告管理是检测机构形成技术产品至关重要的环节,每一个任务都需要完成,技术人员必须要根据每个步骤的任务才可以完成。

2监管系统的要求

(1)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这个监管系统首先必须要先进,同时也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也要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可伸缩及操作简单方便等特性。

(2)监管系统的可控制性要强,这样就能够让其监控到各个检测机构和企业实验室的检测数据信息,除了要有监控技术外,还需要有导入监督检测数据的能力,这就会让在监控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这些信息能随时传输或导出。

监管系统不只是依靠一个系统进行运行操作,还需要操作系统、区域网络系统、互联网络系统等几种系统的辅助才能够加以实现。但是选择这些系统时一定要考虑其安全性能、稳定性能,排除安全隐患,选择能够支持一般数据查询的专业数据库。

尽管有的区域会出现多个分支监管系统的现象,这就需要采取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管理。一般的监管系统都是需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操作,因为需要将各个模块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使用。

此外,监管系统还需要拓展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自动采集和检测项目数据等功能,其不需要人为地进行传送和输入。

3检测机构信息化系统的要求和作用

3.1要求

在过去,仅会使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重复输入,这样就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是用人工进行传送和输入,这可能就会出现错误数据。

现如今的信息化系统就能够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录入,从而让检测工作变得更加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对于从之前的单机模式,可以转换到多台计算机联网共同享受信息资源。

通过使用信息化系统,即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浪费,同时也可提高正确率。将公司的规章制度融入到系统中去,这样就可以使这些检测机构信息化的工作按照公司所规定的规则进行科学公正的检测。把检测所需要用到的计算公式等储存在电脑中,让计算机自动进行计算与处理,就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也要不断地完善用户的权限管理以及客户的数据管理,且--定要做到严格保密数据信息。

3.2作用

信息化在建设工程检测中可以使检测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集合信息化的系统软件,不止是简单的将数据进行储存和分享,而是需根据一定的规则或企业的-一些机制将数据进行储存、分类及分享等。

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质量监测人员掌握工程的相关质量信息,对其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促使施工人员检查施工信息,杜绝安全隐患,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监督手段对质量检测人员来说帮助是极大的。

4数据挖掘和应用

在数据库和系统结构建设完成后,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应用作用十分关键。

4.1数据运用现状

①工作人员可以将质量数据需求作为依据,对数据库中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质量问题数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为设计施工人员优化工艺流程,调整设计方案创造有利的条件。②检测专家。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找出问题数据的成因,分别为人为因素和材料因素等等。与传统系统相比,当前系统由于应用了云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全部机构的数据,使数据量不足的现象得到了改善。③云计算架构。检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云计算架构,支持云计算模型和平台的建立,故系统具备非常强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④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满足有关部门对信息真实性的要求。

4.2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是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优势和特色,具体表现为系统在检测工程质量后,会获得检测数据,此时系统会通过数据挖掘功能,对比检测数据与案例数据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会以应用实例为依据,对系统优势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属于关键材料,其强度与工程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工程建设阶段,混凝土容易出现早期强度不足的问题,为此,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B集团应用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对恒大绿洲项目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报告表明,龄期为28天的混凝土,其平均强度仅为18MPa,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数值。后经调查,查明了混凝土早期强度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养护条件差、粉煤灰掺加量过多等等。在检查完成后,工作人员利用数据库中的标准数据,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保证了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将检测报告作为依据,有助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行处理,可以避免盲目加固补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还能为材料供应商优化生产流程,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检测单位而言,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提升检测管理的效率,还能全面了解材料供应和施工技术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和时间,以控制检测成本,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和设计信息化系统,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践结果表明,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应用信息系统,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检测单位应予以关注。参考文献

[1]郑琇俤.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福建建筑,2019(08):123-125.

[2]陈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