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3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孙国庆,张欣宇

辽宁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136


[摘要]高校教师学科素养是指学科中大学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高校教师主体素养提升活动的发展是指大学教师经过长期专业培训形成的专业思想,这种思想促进了基础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增加了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了基本的专业经验,从而达到特定学科的基本目标。高校教师的学科素养是通过研究大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使高校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它不是各种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合金,注入了主题的精神,并成为解决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高校教师实施任务驱动型培训,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加强案例教学,通过培训增强大学教师的实践智慧,锻炼大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建立正常的网络培训环境来建立大学教师的三维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科素养;行动实践

引言

高校教师学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新型大学教师,他们必须提高持续学习的专业素质。只有强大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专业素养才能被用来改善自己的大学教师。举止生动活泼,显示出自己的职业价值。为了提高主体素养,我们必须从通常的点点滴滴开始,不要忽略任何细节。下面,我将谈谈我个人对提高大学教师学科素养的看法。

1.双一流高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主要措施

1.1研究开发等级标准,提升学科素养

研究和开发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等级标准是实施提高高校教师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分级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及时性。高校教师应始终关注国内知名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阅读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可以了解自己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并迅速掌握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二,实用性。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学习,提高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意识,并努力使自己获得真正的教学经验。体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通过教学反思和小组讨论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相互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教学财富。

第三,研究。通过创建本地教学研究,优秀案例研究,教学动态研究,大学教师的教学后反思以及教学和学习,以提高大学教师的学科质量。高校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研究,继续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第四,效率。大学教师应根据提高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实际需要,找到附近的发展目标,看到自己的缺点,从他人的长处学习,互相学习,并注意各种学习和学习的时效性。训练。无须拖延和及时解决问题,这可以加快大学教师的发展,并确保有效提高其专业素养。

1.2建立健全制约机制,明确培训原则

(1)培训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和“谁训练,谁评价”的原则。

(2)全体大学教师参与的原则。这项行动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覆盖了参加培训的所有大学教师。

(3)务实求实的原则。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实践成果,提高教师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

1.3建立和完善评估机制,以确保提高行动质量

高校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和改进措施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考试工作必须组织有序。每个学科都遵循基本,定向,适当,当代,科学和实用的原则,并采用命题。评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评估为参考,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增加高校教师的负担。这很容易做到。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

1.4加强双重师范学院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高校教师是以教育为职业的社会组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您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因为目前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学校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是大学老师。因此,高校教师的言语举止都在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教学实践证实,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1.5立足本地教育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本地化教育培训,使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继续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本地化培训。在当地的教学和培训工作中,我们必须改变学校在培训过程中的“指挥棒”角色是基于现实的,并不断地利用教学资源,以便本地培训可以专注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好地为高校教师服务。

1.6建立健全和完善的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是对大学教师综合素质,工作态度和教学绩效进行评价和肯定的过程。全面实施高校教师专业化,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这就要求学校将大学教师视为学校的主人,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础。通过评估前的指导,评估中的鼓励和评估后的帮助,在整个过程中跟进和管理所有高校教师,并不断促进高校教师自主地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高校教师有意识地形成一种工作氛围,其中人力资源争夺教学工作中的最高水平。但是,上级学校的考核标准应当反映高校教师创作的劳动性质和教育改革的方向,高校教师的考核内容还应当增加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达到目标。教学改革,创新活动和教学实践,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当地教学课程的开发。新鲜的教学内容;不断引导高校教师学习自我反思,学习自我总结和完善的过程。并总结评估通过大学教师成长所产生的效果,积极观察大学教师的教学优势和不足,并积极帮助大学教师全面地了解自己,并阐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增长以及将来需要努力的地方。

2.双重一流大学对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的启示和思考

2.1加强专题论坛,了解教育理念

提高高校教师学科素养的行动是新事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与培训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只有大学老师了解这一行动的新概念后,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评估和其他教学活动,为每个教研组设定集体备课目标,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再设一个教学观察班,考察课后,要求高校教师对这一课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和方法。能够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学习。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2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反思和积累教学经验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所获得的每个等级都是通过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尤其是课堂的课后反思而获得的,这对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师在第二次备课期间根据自身的教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并预先预设各种教学计划。特殊情况。反思缺点并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还应该注意教学后记。不要低估这个发人深省的事迹。它可以使高校教师高度重视自己的课堂,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使自己继续从经验型高校教师向研究型方向发展。提高您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

2.3坚持动态生成,在实践中提高双一流大学教师的评价

大学教师是否优秀,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学教师学科素养改善行动的灵魂是学科专业素养标准的科学建构。是否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教育创新能力的大学新型的具有意识和能力的大学教师是成功提高学科素养行动的关键。在实施学科素养改进行动中,必须密切关注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水平标准的科学性和方向性,并要经常采取行动。不断修订、完善,产生实践探索成果,制定大学教师专业素质标准。

2.4重视双一流高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提高高校教师素质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就必须从提高高校教师的学科素质入手。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大学教师学科素质的提高过程。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是领导高校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是唤醒高校教师精神升华的过程,是可以解决新课程改革中一些难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学校组织。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新时代,大学教师需要使用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工作,教导和教育人们。如果大学教师想提高自己的素养,他们必须继续学习,自责,不能依靠任何人。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主动学习的自我意识,实现自尊,自立和自立。高校教师可以实现自觉和主动地学习,以便在每次培训和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我们在培训中一直看到,许多大学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培训,但也有一些大学教师对培训的含义没有很好的理解,也没有很好的职业发展方向。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缺乏信心,以及工作倦怠的态度。我们必须唤醒高校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让高校教师热爱学习,热爱高校教师的职业,这也是今后培训工作的重点。要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机制,运用激励手段促进高校教师的主动学习。

2.5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为双一流大学的教师打开专业学习的渠道

如今,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和培训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线平台学习在几次培训中都无法完成,因此必须建立正常的培训机制,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并根据预期目标逐步发展。良好的正常培训机制的主要途径是将在线培训作为新时期高校教师新课程培训的主要工具,大力发展在线视频教学培训和在线文本内容培训。做好在线培训主要是在互联网上开设专家讲座,教学录像,教学经典案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情节故事,教学观感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专栏,更多地利用在线互动平台,例如教育论坛,大学教师博客,电子邮件等,以构建和谐的在线文化环境。为高校教师参与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多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使学习不断进步,积累和增长。

2.6开展高校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

实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行动的最大特点是面向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应该具备什么标准,其结构要求是什么,如何识别专业素养,完成了对专业素养的培训和考核。对于高校教师,将来应该做什么?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考试和认证机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水平,创新水平的内涵,实现水平等诸多问题,都要求我们在本地进行实践,加强行动研究。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是一个硬性指标,它是在行动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研究大学教师这一学科专业发展的精髓。

结束语

高校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大学教师的整体教学,研究,教学和管理水平。高校教师不仅要教育有知识的人,还要教育有道德的人。简而言之,提高高校教师的素养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您必须从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境界中把握自己。这是个人进取心和热情的充分发展,是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才干,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的升华。

参考文献

[1]石海燕,柳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1):118-121.

[2]姜迎,宫园园.“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38+45.

[3]李新辉,熊好琴,许俊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11-112+123.

[4]王彩霞,向海霞.“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发展问题的思考[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04):79-8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孙国庆(1964.03-),男,汉,辽宁省丹东市人,辽宁大学数学院1986级本科学士,人事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张欣宇(1985.08-),男,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本科学士,人事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