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2

浅谈 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陈宁勇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建平镇前锋星岛苗圃希望学校 621100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对世界的探索状态,因此教学设计应创设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等。小学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难点,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更加需要教师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接触阅读课程的伊始就以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主体性阅读

主体性阅读教学即在阅读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作为双重标准。在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持久等缺点,但是学生对周围新颖事物具有较强的探索心理,学生兴趣广泛。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中低段教学设计中常常需要结合学生的阶段性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多样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面对具有个性思想且活泼好动的学生,小学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表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种标准贯穿教学课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结合学生阶段性特征,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增加知识的积累。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课本中丰富的题材,教师在课堂也对应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接触的文章保持兴趣、乐于阅读。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学中,像这种流传较为广泛的故事,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在父母教导的睡前故事中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教师再以简单的讲述方式授课,听过的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中失去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表演,对于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的小学中低段学生来说,情景表演无疑是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学生想要表演的好就需要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达到十分熟悉的程度。可以说情景表演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测,通过这种活动既为学生创设主体参与的空间,又保持了学生对已经有了解的文章依旧含有阅读的热情。结合不同的文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材结合生活,加强学生阅读理解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从内心渴望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倾向并不强,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更多的是展现所学知识时得到的老师及父母的赞扬与肯定,且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更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教材与生活的结合,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点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思考,引导在阅读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联想,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加强主体意识。教师在授课中将教材结合生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讲授中,文章通过描述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中态度认真和精神一丝不苟,表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经做过哪些保护环境的事情,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自己又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并鼓励学生在课后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生活可以做到的事情,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的了解文章意义,又通过实践得到家长与老师的表扬,加强学生阅读的动力。

三、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在课堂中,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教师在在授课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同的关注度,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的给予不同的指导,在授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涵。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结合小组特点因材施教进行指导。在小学阅读课堂中实施小组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学生、师生的互动中使学生在阅读课堂中提高阅读总结能力和积极发挥主体性作用。

例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与蝙蝠和雷达相似的案例有哪些,将课堂交给学生思考探究,并展示小组的谈论成果。学生的学习经验主要来自生活,结合生活实例的小组讨论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阅读课堂中,经过教师指引,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主体性阅读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利于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结合教材,关注学生本身;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积极在阅读中探索,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主体性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提高阅读水平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如何更好的在教学中运用主体性阅读教学仍需要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2):83.

[2]金华.突出学生主体性,让阅读教学更加实效[J].快乐阅读,2016(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