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

齐婧楠

吉林农业大学 130000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细则,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下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


一、前言

我国从1999年以来,各地就逐渐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必然会给社会的养老保险系统造成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既存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因此,有必要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等探讨。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本文选择以广州市为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为国家或区域范围内人口增长的速度相对人口死亡的速度慢,最终形成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持续攀升,年轻人所占人口比例持续下降的状态。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定量标准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满足上述标准则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1]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结果,截止至2019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3亿9千万,接近14亿。2001到2020年是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会新增接近600万老人,预计到2020年底,老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量将达到17.8%左右[6]。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绝对值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未富先老等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60756415c8cbe_html_22875c3930fd9d7f.gif (三)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60756415c8cbe_html_de909c378fb9ac4a.jpg 广州市近十年老龄人口数量如图所示,在持续增加。2018年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老年人委员会、广州市统计局联合印发了《2018年广州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和老年人口数据手册》。该数据手册指出,截止2018年广州市在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广州市在籍总人口的18.25% [7]。可见,广州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局势较为严峻。

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事业单位退休员工养老制度以及企业单位退休员工养老制度,两者的统筹方法不一,即事业单位的由财政统一筹划,而企业单位的则是单位和职员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两者的发放渠道不同,即事业单位的是由财政统一发放,而企业单位的是在自筹账号发放;两者的享受标准不同,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标准远高于企业单位退休员工,层级差异较大。

四、针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控,增强家庭内部的养老能力

虽然我国养老机构已经比较普遍,但由于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思想和生活习惯,居家养老仍然是大部分家庭的首选养老方式,进一步增强家庭养老能力,是解决养老问题最高效的手段,可以采取社会区关怀、社工介入的方式,协助解决日常家庭内部养老面临的问题。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平衡老龄化加剧的现状,但广州市是一线城市,人均消费水平高较高,生二胎对于部分家庭来说还是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要解决国家开放二胎的政策未能得到大部分家庭的响应的问题,国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给予二胎补贴份额,从宏观角度给予生二胎的夫妻足够的协助与支援,使二胎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二)调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

2013年8月,广州市相关部门规定,企业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比例统一从16%下调到了13%,2015年1月,规定从13%上调到了20%,2019年5月,规定从20%下调到16%。可见,广州市对企业需要承担的员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比例始终在进行调控。但是目前的调控方式仍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就在于缴费的比例标准是统一的。有关部门只考虑了绝对的公平,却没有考虑到相对的公平的重要性。应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产能较高的企业的员工养老保险缴纳比例采用领先型方针进行设置,对产能较低的企业的员工养老保险缴费的比例则采用跟随性方针。

(三)提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不广,不只是由于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方面的不健全因素导致的,还有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针对个体户没有硬性要求要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养老保险方面的条例进行修改,让个体户也参与缴纳养老保险,在缴纳的比例上,一开始可以稍低,给予个体户群体适应的时间,然后再逐步升高,以达到提升养老保险覆盖率的目标。针对部分企业没有依法缴纳五险的问题,其一是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企业是否给员工依法足量地缴纳了五险,对没有给员工依法足量缴纳五险的企业进行处罚,其二是提升劳动人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加大力度做好普法工作,提升人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倡导员工积极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举报未依法为员工缴纳五险的企业,以此提升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四)缩小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差距

在缩小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层级差距的过程中,方法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对养老金的构成进行分析,目前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养老金的构成都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组成。过渡性养老金是国家为了弥补个人在建立养老保险账户前,已经工作了一定年限而所造成的损失设立的,是一项补偿项目。事业单位一般将过渡性养老金的划分年限设置为2014年,即“中人”概念提出的时间,但是企业单位一般将过渡性养老金的划分年限设置为1992年到1996年,这里面就有了18年到22年的差距,会导致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员工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差异巨大,从这一点上来看公平性欠妥,而缩小事业单位退休员工与企业单位退休员工的养老金层级差距,可以通过企业单位后延过渡性养老金划分年限的方式来实现。

总结:

为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对人口老龄化现象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面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系统带来的影响,应通过调控生育政策的手段来增强家庭养老能力,通过调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控制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态势,并且要重视人口老龄化环境下被暴露出来的我国养老保险普及不足与养老保险层级差异明显的问题,分别制定提升养老保险普及率、缩小养老保险层级差异的办法。

参考文献:

[1]秦敏花,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9):219-220。

[2]宋慧勇,基于个人视角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9):15-16-22。

[3]胡创奇,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4]李文华,中国人口老龄化预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4):178-179。

[5]薛玮,赵媛,人口老龄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04):162-168。

[6]王玉玲,人口老龄化统计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J],管理观察,2019(36):91-92。

[7]伍仞,2018年广州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和老年人口数据手册 [DB/OL],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