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李世红

双鸭山双矿医院 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施以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所取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对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遴选,其至我院就诊的时间节点均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经由信封法完成组别划分,就对照组(58例、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研究组(58例、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率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综合评估结果为93.10%,与对照组77.59%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5.17%(3/58),对照组17.24%(10/58),两组相较P<0.05。结论:将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中积极应用,可促使其临床疗效优化,且易于控制不良反应,具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序贯治疗;疗效



支原体肺炎在12岁以下儿童中具有高发性,其不仅可诱发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还可累及肺外多系统,对于患儿机体健康有较大威胁。因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青霉素、头孢类对其不敏感,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为其首选、高效治疗药物。有研究称,经由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使小儿支原体肺炎获得较好治疗效果[1]。本文即针对此展开探讨,并分析该方案的可行性。现汇总以示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11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遴选,其至我院就诊的时间节点均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经由信封法完成组别划分,对照组58例中男女童比率在35:23,其年龄于2~9岁范围分布,测算均值为(5.49±0.26)岁,病程均于1~5d范围分布,测算均值(3.25±0.68)d;研究组58例中男女童比率在37:21,其年龄于2~10岁范围分布,测算均值为(5.63±0.34)岁,病程均于1~5d范围分布,测算均值(3.31±0.57)d。上述资料均具同质化特征(P>0.05),可比。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悉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纳入患儿给予退热、祛痰等医治举措。对照组所行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法为:经静脉滴注途径应用阿奇霉素10mg/kg,1次/d,3~5d后予以停药4d,再经口服途径应用阿奇霉素片10mg/kg,1次/d,连服3d,停药4d,如上治疗3个疗程。研究组所行为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为:取红霉素25mg/kg予以静脉滴注,1次/d,经3~5d治疗后,给予患儿阿奇霉素口服,10mg/kg,每日1次,连服3d予以停药4d,如上持续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记录疗效,标准为:患儿咳嗽、发热等表征经治疗完全消失,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此为显效;患儿相关表征呈大幅改善,胸片检查肺部炎症反应有所减轻,此为有效;未达以上判定标准,此为无效。剔除无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 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涵括局部静脉疼痛、皮疹等。

1.4 统计分析

经由SPSS22.0对相关数据施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采用(`x±s),而其检验使用t;计数资料的表达采用(%),而其检验使用x2,以P<0.05示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估

由表1可知,研究组总有效综合评估结果为93.10%,与对照组77.59%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

表1 疗效评估[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

58

34(58.62)

20(34.48)

4(6.90)

54(93.10)

对照组

58

26(44.83)

19(32.76)

13(22.41)

45(77.59)

x2

-

-

-

-

5.583

P

-

-

-

-

0.018

2.2 不良反应情况

经调查,研究组有局部静脉疼痛、胃肠道反应及皮疹各1例,不良反应率5.17%(3/58);对照组则依次为3、2和5例,不良反应率17.24%(10/58),两组相较,x2=4.245,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作为诱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其本质上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为突出的作用即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显著的杀菌功效[2]

本研究结果示,研究组临床疗效评估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提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积极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获取相较单用阿奇霉素更为优异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更少,颇具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可经由作用于细菌核糖50S亚单位、干扰mRNA移位,促进转肽酶阻断,并对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特异性抑制作用。红霉素单独使用下无法对支原体进行彻底的清除,且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易对静脉产生刺激,长期应用对于患儿胃肠道及肝功能均有一定损害。而阿奇霉素具有疗程短、半衰期短等优势,作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经由与病原体核糖体亚基的重复结合起到阻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其组织渗透性相较于红霉素更佳,可快速于感染部位抵达、渗透,血药浓度较高。但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所表现出的高热、肺部大片影等特征,单用阿奇霉素效果欠佳[3]。因阿奇霉素虽在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相较红霉素处于更高水平,但其细胞外浓度仅为红霉素1/10。因此,将二者联合,经由序贯治疗的方法,可先将血清中红霉素浓度提高,以发挥快速抑菌作用,在患儿退热后,应用阿奇霉素口服,以促使支原体血症在机体组织中阿奇霉素浓度增高后得到缓解,进而起到良好的控制肺部症状的效果,同时可减轻患儿不良反应。

综上,将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中积极应用,可促使其临床疗效优化,且易于控制不良反应,具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徐卓伟,林铁华,洪益云.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19,32(04):824-825.

[2]陈先红.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取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0):50-51+53.

[3]王凤兰,李军. 联合环酯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存在支原体血症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