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浅析

赵娉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五小学校 830002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逐渐被现代信息技术所替代。教师通过使用新兴的信息技术,从而将大量的知识引入课堂。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借此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新时期,信息技术被广泛利用,其带来的转变,对小学教学阶段中的语文教学提升尤为明显。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抽象内容化难为易、变静为动,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以下是我教学中两者相结合的几点做法:

1教法构思角度

1.1首尾呼应法

首尾呼应教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要求,运用信息技术,采取课前铺垫、课后呼应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制订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在教学构思方案中,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抗战的艰难、烈士的奋斗、胜利的来之不易,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使用信息技术,借用多媒体程序,播放抗战纪录片片段,或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狼牙山五壮士生平等内容。这一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全神贯注。在课堂设计中,着重强调狼牙山五壮士威武不屈、坚强刚毅的大无畏形象,并配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加深学生印象。

在课堂结束部分设计中,经过整堂课的教学,教师已经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抗战的艰难,胜利的来之不易。这一阶段,教师适时进行课堂小结,并简要介绍狼牙山五壮士中幸存者的生活情况,在贯彻爱国、爱党教育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如此首尾结合,进而构建一个严密的教学体系,并就该体系进行延伸,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立体,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1.2激发学习兴趣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展教学,将信息技术视为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要手段。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为例。《石灰吟》诗歌意象理解难度较高,如果按照旧有的传统古诗教学方式,教师一人一笔一书,学生体会古诗意境全凭教师朗诵功底,理解古诗内容全凭抄写背诵,学生难免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在新课改教学中信息技术得以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如此设计: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剪辑石灰石采集、焚烧、在水中沸腾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石灰在被用来粉刷房屋前所经过粉骨碎身,再结合于谦被冤走上刑场百姓依依不舍含泪送行的视频片段,就能深刻感受于谦立志清白做人的伟大志向。这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诗文,感受人物的伟大品质,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主动查找收集同样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的诗歌。

1.3渲染情景法

渲染情景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展示匹配教学内容的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引发学生的感情体验,帮助并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思考和想象,从而推动智力水平和学习技能的提升。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七律·长征》为例,在讲到“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运用视频配乐播放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在只有12根光滑冰凉的铁索上,边艰难前进边用木板搭桥,稍不留神就会中弹跌入水流湍急的江水中。战士们坚定的眼神,豪迈的喊声,深深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深了对“寒”字的理解。

2 教学实操角度

2.1建立教学情境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不足以支撑当前阶段的学习,因此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构思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还要在教学阶段多设环节,多下功夫。以小学生识字教学为例:

在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四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青蛙、谷穗、草芽”等生字,寻找相应的图片视频,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从“天”字等象形意入手,解释字的由来与用法,同时使学生牢记字形笔画。在学生提高识字量的同时,提升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2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之余,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故此,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束缚,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辅佐教学流程,进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借助低年龄段儿童对自然感兴趣的特点,充分发挥预习阶段的作用。运用好家庭网络资源和学生家长的辅助,根据课文要求、课后习题和预习提纲进行作业布置工作,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与阅读,并找寻植物的叶子、种子等,带到课堂,相互与同学分享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在增进了彼此同学之情的同时,还能了解网络的使用方法,并通过网络了解自然,甚至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文章基本内涵,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结束语

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使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虎添翼.“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语文课堂更富有魅力,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春.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47-148.

[2]李发正.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J].学周刊,2020,(13):113-114.

[3]王明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才智,202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