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张世权

集安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134299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优化教学模式及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德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赋予德育教育以生动、鲜明的特点并富于感染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该文主要结合德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1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平台

在学生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家长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其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积极或着不良的影响,需要教师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家校间的便捷沟通,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家校沟通。一是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借助信息平台,使家长与学校通过信息发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学习、家庭中的言行及表现,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促进了德育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二是针对德育教育建立家长微信或 QQ 群,密切家校联系,展开家校间的交流、沟通与经验共享。家长可在群内就学生德育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与群内教师及家长进行咨询与探讨,寻找有效解决方式,并实现了教育经验的共享。三是针对德育教育建立班级网页,及时了解班级信息。包括在网页中设置不同内容的德育教育版块,并通过视频、图片及文字等方式呈现教育内容,帮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及学生的活动信息,见证学生的顺利成长,增强班级及家校的凝聚力。

2抛开“展现”,搭载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智 慧 发展的情感态度

很多人提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像是一场“表演”。 毋庸置疑,教师需要“表演”,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在发挥其“主导”作用,而非真实的“表演主体或主角”。 因此,我们需要的“表演”是抛开“展现”的一面,展现“引导”的重点。 学习本身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行为,外在表现有很多方式,如贺斌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的自我指导,张虹等构建的智慧学习活动模型,祝智庭等提出的翻转课堂重构[6]等,这些研究主要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内涵发展和情感认可,即所谓内心愉悦下的情感表现、情感认可与情感冲动,这也构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主体”积极参与的情感要素。笔者在三年级选取两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开展一项关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情状态与学习状态”调查,在“画组合图形”和“访问网站”两节课中,实验班教师通过适合学生需求的“表演”,发现学生的心情状态与学习效果、课堂配合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以借用任天堂游戏机中的“吃豆小精灵”作为示意图来表示,即当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如果心情愉悦,那么他会像“吃豆小精灵”一样,快乐、快速地大嘴吞入知识点、基本技能和以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组合图形叠放”“收藏夹整理”等自我拓展和同伴互促的内容,甚至自主尝试在教师讲解基本知识点前就掌握新知,这样的情感态度自然形成了对新知探究的积极的“情感冲动”。 而对照班按部就班教学,教师不进行调节心情的“表演”,学生在遇到困难与阻碍时如“吃豆小精灵”迅速“弯折”,“弯折”两三次后 Game over! 这也意味着学生在这节课甚至在短期内学习这些课程的主观积极性明显处于低位。 由此,如何将教师的“展现”转化为让学生情感认同,快乐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在心情愉悦中智慧地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积极的情绪益于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创造美好智慧,而信息技术课程是很好的载体。

3抛开“挑战”,搭载信息技术课程建立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识

教育的功利化虽然饱受争议,但仍然不断出现超纲超前的情况,以致于教育部多次发文进行矫枉。 “挑战”带来的收获是丰厚的,但“挑战”本身却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 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抛开以“挑战”为根本目的的“挑战”,实施“跳一跳摘果子”的“挑战”,是引导学生自己创造自我并得到价值认可的重要途径。 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普世价值”推动教育变革的价值取向改变[7]。 信息技术课程分别从文化价值和关系价值对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造行为的产生有着积极影响。 以四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的 WPS 制作教学为例,除让学生充分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图、文、音等具体概念外,学生通过“浸润”范围的不断扩大,借用 WPS 素材库、图形设计、文字搭配等创造性地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并在演示或小组合作中对其他学生产生文化熏陶,进而让更多学生在对传统文化认可的基础上,融合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实践,不再局限于“程式思维”。信息技术课程所体现出的对全学科教育内容的生产、分配、重组以及围绕“时代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日后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对于各个知识点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结构间的逻辑联系,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通过“尝试—问题—撤销—再尝试”的过程,突破现有结构和统一范型,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同伴交流,得到自我知识点的重新布局,形成新的知识根基,信息技术学科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由于其试错和纠正过程的便捷化和记忆化,学生以尝试的心态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快速执行。如教学“Scratch 简单动作”单元时,学生往往对一只小猫的动作感到轻松,对小猫要实现有逻辑响应关系的多个动作时,大多在自我学习时感到困难,特别是“嵌套”等的应用,部分学生甚至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组织互动课堂,推进共享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数学、 逻辑学等其他关系学科的简要了解,让学生从已有方法中去寻求突破,在相互启发中去创造发现。 在“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完成影响因素分析”大数据调查中,发现除了“教师引导、自主练习和同伴交流”外,创新思维的影响在完成作品的“可视性”和“功能性”上是最强的,融合创新思维的作品的“个性化”程度是最高的,而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素养、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层面的核心素养尤为明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德育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优化小学德育教学模式及质量创造了便捷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准确把握学生的德育学习需求,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用以辅助德育教学,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钱伟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36):139.

[2]韩学峰.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实践创新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83.

[3]闵鹏.浅析中职信息技术专业德育教学的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6):132-134.

[4]石茜. 信息技术下的高中德育研究[N]. 常德日报,2017-11-07(006).

[5]许宁.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N]. 发展导报,2017-11-0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