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策略探讨

汤 霞

奇台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新疆昌吉 831800


摘要: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食品安全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然而,“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频频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得不让社会大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帮手,在保障食品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就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食品检验检测的方法,最后就提升食品检测检测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资源整合

引言:食品安全与否与人类身体健康与否息息相关,由于食物中毒造成的伤亡事件并不少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站在风口浪尖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现象表明,提高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管理效能刻不容缓。食品检验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检测技术,保障检测质量,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行度,是食品检验检测部门面对的重要任务。为此,相关部门应不辱使命,尽职尽责,积极改进和创新检验检测技术,使其进一步适应新时期食品检测工作的需要。然而,由于我国食品检测检测起步较晚,在法律法规、监管、社会大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上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探讨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的策略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社会进步一日千里,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有了显著的提升,对于食品,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而是追逐更高质量的饮食,希望吃地有品质、有保障。为了满足人们的高要求,食品市场愈加丰富,各种崭新的食品品类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对人身体有益的健康食品,但也有不良商家充斥其中,以次充好,甚至为追求更多利益而在食品中添加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从激素过多的婴儿护肤品到造成“大头娃娃”的毒奶粉,从注水肉到荧光剂,凡此种种,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伤害的是长久建立起来的良好的食品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食品工业技术的大量应用,再加上经济全球化,食品国际贸易不断扩大,食品质量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正常发展。

食品安全是食品最基础、最核心的要义,强壮的身体建立于安全的食品上。为了规范企业行为,营造和谐清爽的食品环境,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严厉打击,食品问题有所减少。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但是,不可否认,食品问题依然严峻,依然有企业顶风作浪,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价值也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必须认识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二、食品检验检测方法

(一)通过感官指标进行检验检测

顾名思义,通过感官指标检测就是指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只依赖感觉、味觉、嗅觉、触觉、视觉进行简单的检验方法,通过这些感官指标,可以对食品的色泽、状态、气味、杂质、异味、质地等等作出判断。这种检测受主观影响很大,诊断结果较为粗糙,一般也只用来简单的鉴别产品/原料的符合度。

(二)通过理化指标进行检验检测

理化指标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检验检测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

1、物理指标。常见的物理指标有水分、密度、粒径、pH、旋光性等。有些类别的产品还会追加测试项目,如流动性、黏度、折光型、色度。通过物理指标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仪器,但不需要使用任何试剂就能得到结果。

2、化学指标。化学指标需要用到化学试剂或者需要发生一些反应才能进得到检测结果。常见的化学指标含量有:灰分、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等,有些类别的产品还有追加测试项目,具体测试哪些项目,需要参照相关的食品标准。由于涉及到化学反应,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具备基本的理化知识,对检测的原理有足够的理解,会进行操作,熟悉实验室常见的理化检测设备和工器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解读实验结果。

(三)通过微生物指标进行检验检测

通过微生物指标进行检验检测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一般微生物指标、致病微生物。

一般微生物指标主要有三大类:1、菌落指数,用来测定产品中需氧菌和碱性厌氧菌的含量。2、霉菌酵母,用来测定产品中霉菌/酵母的含量。3、大肠菌群,用来测定产品中大肠菌群的含量。

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由于各类食品的制作材料、储存条件不同,食品会受到不同微生物的威胁,因此,除检测上述的致病微生物之外,还要结合产品类别、储藏条件等检测额外的致病微生物。

(四)通过污染物指标进行检验检测

食品的原料大多来自于动物和植物及其制品,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环境影响,进而影响到食品品质。环境影响主要包括:1、农药残留、兽药残留。2、重金属:重点监测铅砷镉汞四种,对于某些产品类别,还应当增加检测指标。

(五)通过仪器分析检验检测

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类方法依赖于相应的仪器,检测结果可靠准确,是当前普遍使用的食品检验检测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种方法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检验检测。

三、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

作为参与到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人员,检测人员的思想素养与工作技能对于检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此,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提升检测人员的思想素养,引导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避免因蝇头小利而谎报结果,包庇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检测方法越来越多,检测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应当不断提升。

(二)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管行为

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从食品生产加工到流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查处不法行为,倒逼企业合法经营。

(三)提升社会大众的维权意识

保障食品安全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支持,在广大网民的努力下,食品安全问题得以曝光,不良商家得以被绳之以法。然而,还有一些人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维权,甚至没有维权的意识,给予了违法行为可乘之机。为减少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新闻、报纸、微信、微博等平台,普及相关法律,以漫画、视频等形式传递相关知识,使社会大众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知道如何去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关乎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经济发展,不仅是食品领域的问题,更是一项民生问题。应当看到,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仍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可以从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提升社会大众的维权意识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玉峰.新监管模式下食品安全监管与食品检验机构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0(24):165-167.

[2]李婷婷.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0(36):13.

[3]王明阳,汪鑫,李海林,李璠.关于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20(36):22+24.

[4]陈丽娇.质量管理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3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