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浅谈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运用

刘丽丽

佛山市顺德区光辉小学

摘要:新课标中指出:“评价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有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那些活动构成的。” 对小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们教师不能用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作业的好坏, 而要采用多方位的评价方法, 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评价不仅要从美学角度、绘画技巧方面评价美术作品, 还要从创意性、意境的描绘、创作的态度、作品的内涵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小学生;美术作业

一、新课标对中小学美术评价的要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统一简称“新课标”)中指出:“评价是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有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那些活动构成的。”它是实践和认识的中介,美术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主要是指在美术课程内容学习活动中,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致程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程度,以及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上的变化等。

二、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现状

首先是部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倾向于“像与不像”的评价;其次是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作品的题材、构图和色彩的评价,而忽略对其作品创意的评价;部分教师仅仅是以分数等级来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而忽略运用美术语言来进行评价,加上很多美术教师已形成简单的、草率的评价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渐渐的不再在乎作业评价的结果。

三、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实践的意义

首先是提高美术教师对美术作业评价的认识。教师如果只按照个人的喜好、作品的“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作品的好坏,对教学评价缺乏重视,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发现美与欣赏美的水平,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难以提高。通过对美术作业评价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正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思考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自身对美术作业评价的认识,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其次是美术评价方式多元化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绘画水平。教师在检验学生美术作业时,常常会发现他们的绘画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构图刻板,色彩单一,缺乏想象与创意……这是平时不够重视作业评价的结果。通过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改进研究,让教师的从重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开始,以三年级作为美术作业评价的起始年级,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在作业评价中实现自我表达,自我评价以及互评,作品展览等更加多元的形式,来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通过每一次的作业评价着重解决学生创作作品时中的某一个问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及欣赏美的水平。

四、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践

  1. 改变教师对美术作业评价过于单一的模式,例如以批改美术作业的方式进行,导致作业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2. 改变作业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扮演被评价的角色,导致师生之间的信息缺乏双向的沟通。

  3. 改变教师自身以及学生以往传统看待作品的眼光: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评价标准, 而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评价形式单一, 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4、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美术作业,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5、以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理论为支撑,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小学生具体学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美术作业评价本质发展的要求,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的客观实际,首先阐述现阶段关于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其次联系教材中作业评价的内容特点及编排方式,分析其优缺点。最后阐述改进小学中年段美术作业评价的原则,并研究改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审美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的方法。

五、寻找符合美术作业评价方法的有效途径

以三年1班为试点,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美术作业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1. 将生活化思维应用到课堂作业评价中,如剪纸、花瓶等物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这类物品,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师的评价必须与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相结合,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更高,美术教育也会与生活更加贴近。

  2. 作业的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相结合。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是学生自身想法的体现。但是, 教师的思考角度与学生是有区别的, 因此教师在评价中应该多观看学生的美术作品, 多聆听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 这样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可得到创新, 而且学生在心理上也会感到轻松。

  3. 将游戏运用到作业评价中。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向往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游戏, 不仅可以寓教于乐, 还可以将一些美术技法通过游戏传授给学生。

通过在三年1班的试验后,将其他年级也采用多元化的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对小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 教师不用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作业的好坏, 而要采用多方位的评价方法, 发现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评价不仅要从美学角度、绘画技巧方面评价美术作品, 还要从创意性、意境的描绘、创作的态度、作品的内涵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作业。

开展多元化的美术作业评价后,学生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参与热情高,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理解,美术课堂作业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并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对美术运用的鼓励性质的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动力。

多元化的美术作业评价是评价方式的一次变革,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 可以在快乐中掌握、感受美术知识, 并在尊重其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优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王贞.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作业趣味性评价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55.

[3]陈丽洁. 对小学美术作业发展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7):226-227.

[4]郏云. 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实践[J]. 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48.

[5]蔡崇华. 对小学美术作业发展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 华夏教师,2019(3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