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刘春 徐田 戚树云

驻马店市第二十三小学

摘要:小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和综合实践活动安排方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还需要将这一目的融入到知识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整理数据、探究问题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知识探究,不断地进行教学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情绪变化较大,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力,直接来源于个人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意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求知欲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教学导入阶段,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等,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的呈现给学生。例如,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折纸游戏认识三分之一,使学生对新学知识有直观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实现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有效统一。在活动中学生会积极的思考寻找各种折纸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新奇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阻止学生,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许多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学生之间会产生一定的争辩,但许多时候教师并不会去制止学生之间的争辩。这时教师中当学生的裁判,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观点。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新精神,虽然这部分学生并没有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是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尝试。因此,教师要更多的去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以这样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和谐民主,当然无形之中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为学生营造了创新与实践的良好环境氛围,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

二、创设合适教学情境,给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合适教学问题。所呈现的教学问题,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学生在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虽然课本当中也给出了例题,有详细的乘法教学步骤,教师需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寻找课本例题当中的新算法。学生会快速地进行尝试。通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将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创新教学元素挖掘出来。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

三、设计合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还需将其体现在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之中,教师要尤其关注这些教学点,从而有效落实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勿大包大揽应付教学。比如,在学生学习“找规律”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其中蕴含循环规律,让学生细致观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规律,这时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从第一个到第二个的变化。当学生仔细观察之后,终于发现了其中所蕴含的规律。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图形变化规律。当然,教师也会让学生拿出一些学习工具,积极动手尝试。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学生将教师给展示的图形进行变化,这是学生的兴趣倍增。通过动手实践,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梳理。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可以顺利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新发展铺平道路。例如,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将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题目展示给学生,并设置开放性问题:通过课题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学生都积极地提出问题:圆柱表面积如何计算?圆柱表面积与长方体表面积有没有什么联系?等。在学生积极提问的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解答疑问。如,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寻找到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平台。当然对于一些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则积极与学生进行合作解决。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身心发展特征等,为学生设计有效教学方案,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时永藏[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23):P.89-89.

[2]龙琳.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 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11):P.94-94.

[3]张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同伴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探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20, 000(004):P.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