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情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9
/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情感

肯银华

云南省泸水市称杆乡中心学校 673204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数学学科兴趣的培养、数学基本思维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逻辑性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情感教育渗透作为有效的教育引导形式,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情感渗透向学生传达数学学科的精髓,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融入 数学情感 

引言

数学情感,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及爱好,可以说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在缺乏数学情感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缺乏足够的兴趣,难以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而具有强烈数学情感的学生,则能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更多数学情感。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作用

  1. 实现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的讲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情感教育渗透的形式,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究发现,情感教育渗透已经成了数学知识传输过程中提升知识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的关键方法之一。

  1.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采用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形式,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和蔼可亲的教学形象,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理解,同时还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不断地培养起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些学生经常出现做题粗心大意的情况,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些情感教育渗透的方式,不断教育他们要更加仔细地完成各项数学题目,通过更加温和的引导形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高效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情感的策略

  1. 建立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环境

情感教育渗透的环境条件对最终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渗透时,要注重整体环境氛围的建立,通过形成更为良好的情感教育渗透环境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高效稳定的情感教育渗透。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一种更加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与学生交朋友,形成双方更好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成为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方便双方交流,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最终实现情感教育渗透。

  1. 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弱,他们对直观形象的感知往往更为敏感,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时,应当对这些内容进行处理,尽可能地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内容,让学生在看到这些内容后立即就能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挖掘出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后,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拓展,除了常规的参考资料外,互联网资源更是值得关注的途径。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资源能够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多样化的内容展现方式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现海量互联网内容,以学生更感兴趣且更易接受的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数学情感有着积极作用。

  1. 抓住学生特点,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特点,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把控,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实现更好的情感教育渗透效果。例如,针对一些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其进行交流,而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在情感交流之前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引导,使学生更乐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而实现更好的情感教育渗透。

  1. 通过自主探究强化数学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挖掘数学知识点,尽量围绕知识点并结合生活实际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探究问题设置进行重点关注,尤其要对问题设置的难度与进阶性进行科学调整,要确保难度适中,在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学生顺利完成问题探索。至于进阶性方面,教师则应当深化同一知识模块下各问题的关联,让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能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解决更为复杂困难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探究未知内容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喜爱之情,培养强烈的数学情感。

  1. 善用数学史实,丰富德育感知素材

数学史实是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奋发向上、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等不同维度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善于以数学史实为依托,不断丰富数学课堂德育感知素材,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数学史实中,更加深入的认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了解数学家们发现、建立这些数学概念付出的心血,感受数学学科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数学趣史、数学历史难题、数学人物传记这些拓展性的数学文化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也能使学生知识面获得全面的补充和发展。教师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圆周率”“分数”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展示辉煌的数学史实,宣讲我国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以此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唤醒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落实数学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之,融入数学情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改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情感教育渗透,能更好地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抓住学生的个体特点,通过提升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更好的情感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王保林.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甘肃教育,2020(22):75.

[2]柏正斌.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J].考试与评价,2020(10):16.

[3]庞君献.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智力,2020(2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