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形成原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形成原因与对策

卢维芬

广东省 肇庆市第十三小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生物对环境有着天然的趋利避害的思想,由于这种自发性,孩子会在不同的人与人之间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适合他生存的心理,而他的心理主导了他的行为。行为形成惯性以后,就形成他独特的个性。独特个性的形成,离不开他的生长环境。这个生长环境指的并非我们眼之所及的花鸟虫鱼,漂亮的房子,最先进的家电,设施等,而是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引导孩子生长的朝向!或开朗;或阳光;或努力;或消沉;或抑郁;或发呆;或语句断裂,没逻辑;或洁癖;或多动……

关键词: 主导 环境 刺激 控制 忽视



到底谁在主导了孩子的生长发展?我们无法不把遗传因素考虑进去。但是,环境是一个变量的因素,是可以让人通过改变而改变的!

下面论述几个不能按正常儿童发展规律生长而出现异常状态的个案,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些隐蔽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法,让孩子得以回归发展的正道!


  1.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成长的状态。


生长在这个物质无限丰富的时代,想象不出父母有哪些忽视孩子的行为:买最好的物品,到处去旅行,很容易满足的物质要求!可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被物质代替了。

被父母忽视成长需要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缺乏真正的自信,形成空虑的一个内心世界。一.体验少本来自我的发展就是虚的,让一个人生命的记忆过于苍白。二.人的初始行为未被主要抚养者确认,他也是虚的,他会对自主行为的判断左摇右摆,慢慢地会发展成为神思恍惚的状态。三,通过电子产品的陪伴长大的孩子,对世界的所知极有限,头脑已让电子产品的画面占据,他面对世界的压力也是虚的!这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虚假自信,通过表现自己的物质,表现自已外貌,或还不错的成绩等外在的东西形成貌似强大的自我,但不堪一击!只要有人攻破了她的虚假自信,她们就会像蜗牛一样缩起来,逃避现实.

主要改善环境的方法是:一,做父母的要及时发现孩子哪个方面出现了状况,就要从哪个方面着手训练。“优秀是练出来了”,要建立这个理念。二,感统失调要父母从生活中入手,让孩子体验感受这个世界,并学会表达所观,所闻,所思,所想!培养信心:要孩子多为家人,为他人做事,做的事多了获得的肯定多了,信心自然可以慢慢建立。自信的建立还与孩子与世界的交接有关,要获知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信息,孩子知道的知识比别人多时,就有真正的底气了!另外,物质的给予不应太多,要孩子通过他的意志努力获得。要不,轻易就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练不出意志,心灵会很脆弱!

.语言发展障碍的孩子生长环境


语句断裂,问非所答,缺乏逻辑思维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是生长在一个允满斗争的家庭,或父母其中一方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无法和孩子达成有效交流。但是现在,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父母健在,父亲有不错的工作单位,母亲全职抚养的家庭也会出现语义断裂,语言障碍的现象。

李权生是一个六岁上一年级的小男孩,大眼睛,爱东张西望,有着粗浓的眉毛,红红的小脸,身体发育状况不错,只是精神难以集中。和他交谈一分钟眼睛都要上下左右看,找一些他想找的东西,东摸摸西摸摸,答非所问。如问他,你最喜欢吃什么?他会说:“我昨天捉了一只蜗牛,死的。”问他:“你做完作业了吗?”他会说:“上海迪士尼”!在课堂回答问题也很多时会出现这种现象!


李权生母亲在他小时候曾带他作过脑扫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那就得从环境上了解李权生的生长状态了!


李权生的母亲话很多,很快!是个辞了工的全职妈妈!爸爸是个公务员,说话不紧严慢!据李权生的母亲说,由于她辞工全职带小孩,李权生的父亲就把教育的重任全交给她。

家庭结构中如果存在隐形权力,非人人平等的关系,那爱就不存在了!很明显,在李权生的家庭中存在了上下级的关系。父亲还老是对母亲说:我们李家三代读书都是状元,现在他这样子,是不是基因改变了!暗示李权生母亲教育的失败。在李权生父亲的施压下李权生的母亲是无比的焦虑,说话的语调很急很快!老是为自己辨解,很想快点控制好局面。于是她也在生活中对李权生不满,施行隐形权力!

我让李权生参与一切,如买菜,说所见的物品;去超市,挑自己的物品;穿街过巷地慢步走,一边走一边讲解这个世界!母亲的陪伴是听音乐;听故事;多用问句或请教的句子让李权生表达;让李权生传句子给爸爸,或传故事;陪他大声唱歌等!

半年后,李权生的个体素质已发生很大的改变!别忘了这一句话“优秀是练出来的!”


.情感双相障碍的孩子生长环境:


情感双相障碍又称躁郁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的时候,病人常常表现为兴奋话多、说大话、乱花钱、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好管闲事、整天忙忙碌碌等表现。抑郁发作的时候,病人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心情不好、兴致减退、精力下降,甚至有的病人会出现怕见人、怕说话、烦躁不安、消极厌世、夜间睡眠差等症状。

在儿童阶段,孩子表现出情感双双障碍的早期现象是:情绪化,表里不一,爱说慌,和爱找别人的错处,所有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自己是完美的!在白天的群体生活中,会表现得很活跃,很有义气,爱抱打不平,爱插手他人的事,爱把错误归因于他人。从来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到了夜深人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就会发生消沉,忧郁的情绪,无助而软弱,无法面对自己!


情感双相障碍的孩子多数有一个比较残缺的家庭,或父母表面上恩爱,但是情绪多变,阴晴不定有关,和孩子的父母人格有很大关系。

对情感双相障碍早期症状的孩子要改变父母的态度,父母要向孩子承认你对孩子感受的忽略,对家庭的付出表示感激,并让孩子理解父母感情处理不好与孩子无关。同时要培养属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全力支持,让孩子不再为别人而活!如孩子躁狂时一定要抱持他,理解他,并引导他处理事情还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孩子心中的恨!那一定要母亲改变自己的心境。不再指责,抱怨,归因于外!学会内省!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正是改变一个孩子的契机;当一位母亲发现他的孩子生长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一个能改变孩子命动轨迹的契机!请别轻易错过这些好时机,而只顾相信你眼前听到的,看到的表面现象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口会造成人格的分裂和扭曲,或把恨转嫁于无辜的人。孩子出事的背后还有更大的隐情,要一点一点地获知真相,再去改变孩子的生长环境,改变孩子情绪产生的土壤!才能助孩子走出迷局,走上发展自我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