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龚海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西吉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宁夏固原 756299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学者们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众多学者研究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家庭经营农林牧渔业的现金收入呈逐步增长的态势,扩大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家庭增收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其首要目标是“产业兴旺”,只有产业兴旺,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的农业。要转变传统小农经济模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目前高速发展的高科技相结合,将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互联网融入农业生产中。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社会发展,农业已由自给自足型的传统农业,转化为机械型的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历经了优化转型的渐变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仍有所欠缺。近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越来越重视。例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文件中提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任务;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升级农业产业结构;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文件,文件清晰地说明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变动,对企业孵化、产业聚集、业态拓展及市场培育,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不仅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而且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应根据国家情况适当变动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遵循科学技术提出的产业发展相关指导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调整的前提。对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现阶段已经步入农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在此时以往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阻碍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农业需求调整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已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需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我国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化农业的产业转型,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不仅符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改革。根据我国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可以发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使得农产品种植者更容易获取到大部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而随着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市场已经逐渐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过渡到当下的买方市场,所以农产品提供者也将由原先注重产品数量的种植观念逐步转为重视产品质量的种植观念,因此对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3.1农业生产资源浪费,污染严重

虽然秸秆还田政策已经推行,但是距全面覆盖依然有很大距离。秸秆焚烧屡禁不止,不仅浪费秸秆资源,还会造成大气污染,二氧化碳排放更加剧了气候的变化。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现象一直存在,化肥和农药由煤炭或者石油加工而来,自身带有有害性。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除了会造成能源浪费,还对土壤有破坏污染作用,食用该土壤生产的农作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化肥农药会随着水流进入江河,对水源造成污染。

3.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

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将愈发突出。一是,本身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低,以现有的资源匮乏状态,将难以承受“先污染,后整理”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创伤。二是,现有技术提高粮食单产遇到瓶颈,中国的粮食生产这些年更是徘徊不前,加上水灾受害面积的持续扩大,中国农业资源的基础利用已受到损害,粮食产量难有进一步提升。三是,长期的小农经营,造成的农业低产效益,迫切要求农业生产进入保护阶段。但是,受各方面的牵制,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建设的费用无增反减。过往政府以高粮价刺激种粮的潜力已尽,国内主要粮食价格接近甚至超出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市场不具竞争优势。

四、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

4.1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尽管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有限,但其对农民收入仍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保障作用,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并且其耕地多为“巴掌地”,在推进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在确保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降低低效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重点发展特色水果、禽蜂、蚕桑、烟叶、油料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构建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增强特色效益农业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

4.2推动智慧社区发展

大多农民选择农产品生产时是依靠自己的种植习惯,或者上季价格较高的农产品,这样很容易产生谷贱伤农现象。政府通过智慧社区平台获得市场大数据,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农产品生产策略和制定相应政策,或者提供其他服务来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进而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研院所将高品质的农产品新品种发布在平台,并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优化农民的选择,促使农产品质量升级。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对农产品消费需求也多样化,智慧社区平台的便利性则让多样性和高品质的农产品扩大了市场空间,从而逐步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引领农产品向高质量、贴近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立足农村特色资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观光田园、采摘瓜果”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业,最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先导,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紧密配套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烟台已建成市级规模以上的休闲农业基地近百处,并形成烟台牟平区农博园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蓬莱马家沟、招远九曲蒋家全国魅力乡村,以及三星级农业经营主题近四十余家,极大推进农业“三产”联动,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内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稳步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大力支持,农业产业作为提供我国国民日常所需生活物资的支柱产业,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对农业产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3):67-68.

[2]黄万猛,赵洋,张静宏,高建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9(11):7.

[3]张梅芳.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商业文化,2018(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