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寒假居家体育锻炼》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小学生寒假居家体育锻炼》教学案例

李杰

四川省天府新区白沙小学

一、案例背景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常规课程,在学期中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进程完成体育学习任务,以此达到有效锻炼身体并提升身体素养的目的。而寒假期间,学生在家中无法参加具有固定时间以及既定锻炼内容的体育课程,因而无法在课程的约束下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为此教师采取相应教学措施,以满足学生在居家时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需求,从而为提高自身免疫力创造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案例描述

与在校时期的体育课程相比,小学生在寒假居家过程中,不仅体育锻炼的空间条件有限,也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加上多数家长对于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这件事并不重视,因此学生寒假居家体育锻炼的开展需要教师做出指向性的要求。为此教师从基本要求的详细说明做起,首先,教师会对学生所在的锻炼环境做出要求,如果室外空气良好的情况下在室外运动,而如果在室内借助器械锻炼身体,则应事先检查运动器材的安全与否,并建议学生尽量选择安全系数较高的运动项目。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运动前做足准备工作,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并且运动项目应当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的,以此给身体以缓冲。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控制运动时长,并且固定运动时间,以此有规律地进行居家运动。比如学生的运动时长应控制在一小时内,并且运动强度应视个人情况而定,针对身体状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在此之后教师为学生介绍多种适合居家运动的体育项目,以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教师将运动分为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两种,并分别为学生详细介绍这两项运动的具体差别。首先对于有氧运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自行搜索有关有氧运动的资料,多数学生所搜索的资料中显示:有氧耐力性运动主要是改善和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其次对于无氧运动,又称抗阻性力量运动,其以增强力量、健美为主。以此使学生对这两项运动产生更为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为切入点,分别为学生介绍多种运动的进行场所、运动具体内容及运动练习方法等。

针对有氧运动,教师建议学生利用早晨或傍晚的固定时间,以慢跑、快走、走跑交替、骑自行车、跳健美操、跳绳等运动为主。鉴于有氧运动所需时间较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建议学生在进行运动时,可以听一些动感旋律的音乐,以此为学生有效参与有氧运动创造良好条件。在此教师以“跳绳”为例,学生可将练习场所定为室内、阳台或其他空间较大的地方,特此注意应选择白天的时间进行该项运动,避免打扰到其他邻居休息。跳绳练习内容为:学生手持短绳,以双脚并拢或左右脚交替跳起的形式进行该项活动。鉴于学生群体为小学生,那么教师要求学生以140个为一组,组间休息两到三分钟,每天共练习五到八组。同时教师特别提醒学生,在跳绳的过程中应调整好呼吸,以此才能达到充分的有氧练习成果,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再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以爬楼梯来进行有氧运动,为了不伤及学生的膝关节,教师做出如下要求:首先学生应把握重心,尽量勿将重心前移过早;其次在爬楼运动开始之前,学生应完成充分的膝关节准备运动,并及时活动膝关节;同时爬楼运动应循序渐进,在楼梯与楼梯之间的平地上,学生应放慢脚步进行简单休息,以此缓解膝关节的紧张感;另外学生应在爬楼梯时全脚掌着地,以此避免身体重心不稳,而不自觉前倾的不良现象;最后学生在爬完楼梯后,尽量避免直接坐下,应做足运动后的“收尾工作”,从而拉伸紧张的肌肉,以此才能算完成运动并实现有效运动。

对于无氧运动,教师要求学生在做完有氧运动后再进行无氧运动。针对无氧运动的练习,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其一为“平板支撑”,运动场所可定为任何有平底的地方,并且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准备一块瑜伽垫。除此之外教师还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平板支撑练习方式,首先学生在练习时应呈俯卧姿态,双肘弯曲支撑于地面,并且肩膀与肘关节接近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并躯干伸直。与此同时学生应注意动作的标准性,比如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需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腹部及盆底肌收紧,眼睛直视地面并保持匀称呼吸。除此之外教师为学生建议,平板支撑应以三十秒为一组,连续三到五组的形式进行,以此才能充分发挥平板支撑的积极效用。其二为“仰卧起坐”,这项运动主要锻炼学生的腰腹力量。与上述“平板支撑”的运动场地类似,学生仅需找到一块平地并铺上瑜伽垫,与平板支撑运动不同的是,仰卧起坐需要亲子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此才能在做出标准动作的同时,充分实现仰卧起坐的积极作用,从而在真正意义上锻炼了学生的腰腹力量。为此教师建议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每天二十五个为一组,间歇做三组的形式进行该项运动。其三为卷腹加击掌运动,教师考虑到学生寒假居家能够以亲子互动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则挑选需要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运动项目,一方面为了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练习,另一方面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家长的监督下,认真对待居家体育运动,从而达到良好的身体锻炼效果。该项运动的练习方法为,家长与学生两人一组,并准备一把椅子放在两人中间,在此前提下两人分别站立于椅子两侧。运动开始后家长充当辅助者与保护者的角色,双手张开放置学生背后,以此避免其重心不稳向后倾倒而损伤身体。在学生练习时,则将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并坐在椅子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同时腹部用力向上卷曲,使膝盖向胸部靠近,而双手在两腿膝盖下方击掌,由此循环往复进行充分练习。其四为徒手深蹲,虽然此动作较为简单,但是要想使学生达到理想的运动成果,则应严格按照动作标准进行练习。在此教师要求学生在深蹲的过程中,两脚开裂与髋同宽,双脚脚尖向外张开不超过三十度,同时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蹲至大腿略平行于地面。除此之外学生还应注意下蹲时不可弯腰,且膝关节与脚尖方向应一致。以此学生进行标准的深蹲动作,能够充分发挥此项运动的最佳健身效果。

除了一般的运动项目,教师要求学生将日常生活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以此将运动融入生活中,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比如学生可以以扫地这一日常行为进行腰背锻炼;在超市购买完家庭用品后,学生可以主动为家长提重物,以此来锻炼大臂肌肉。当学生有意识在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时,说明学生已经能将运动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此便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三、案例总结

在结束寒假居家体育锻炼指引后,教师进行相应的案例总结: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初为学生说明居家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以此最大程度上确保学生的身体不受到损伤;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从而使其对运动这项日常活动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以此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到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同时,教师以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为出发点,分别为学生挑选对应的运动项目,使学生能够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从而在寒假居家期间达到理想的锻炼成效,进而确保自身维持健康的身体机能;最后,教师还建议学生将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以此在生活中插入体育运动,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增强其免疫力与抵抗力,教师以健康生活为教育指向,带领学生制定规律的居家体育锻炼活动,以专业的运动技巧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多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出标准的动作,从而将各项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发挥至最大化。现代化社会飞速运转,高强度的生产生活必然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消极影响,而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现代化社会人必备的生活技能,以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个人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