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推销员“上线”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1

零食推销员“上线”了

王岩亭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256600

为了“扩大”鲜奶吧的运营规模,满足更多“劳动者”再就业的愿望,教师和孩子们经过商议后一致决定“鲜奶吧”正式增设一个新的“柜台”—“鲜奶吧零食专区”。(教师能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进行实时的“创新”与“改革”,这既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幼儿间的交往与社会认知提供了新的情境与契机,体现了教师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晨会结束后,丫丫第一个积极举手,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特别想当零食区的服务员,哦,是推销员,嘻嘻”(丫丫用流畅的语言迫切地表达出了她想当零食推销员的愿望,可见宝贝对于这一新职位的好奇和认同感),于是丫丫如愿得到了她向往的工作工作开始后丫丫快速穿上隔离衣,耐心地把一次性手套戴上然后便来到零食专柜张罗起了自己的生意。

只见丫丫将柜台上的各类食品分别拿出了一小部分放置于食物盘中,把剩下的开封零食随手一摊(丫丫的分类整理意识较欠缺,做事条理性不够)然后便站到柜台一侧向在一旁等待的顾客苏凯毅开始了她的“推销”:“欢迎来到鲜奶吧,这是我们的零食,欢迎品尝”(丫丫能用文明且规范的语言和同伴交流,音量适中,表情自然、大方,这与教师对幼儿进行的前期经验的引导与渗透有直接的关系),面对同伴热情有礼的询问,凯毅显得有些拘谨,他指着柜台上的一桶爆米花低声说:“我要爆米花”。此时丫丫大声对凯毅说:“好的,请稍等,先上那边(收银台)去付钱”说完便埋头为顾客往盘子里装起了爆米花,而此时的凯毅也来到收银台排队等待着付钱买爆米花。

第一笔交易成功后,丫丫拍着手,嘴里还哼着小曲儿。(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和尝试得到了积极的结果,这种与同伴交往后收获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会激发幼儿更为积极、主动的行为动机),于是丫丫继续信心百倍地推销起了自己的零食。

大班的张王均瑶成为了第二个光顾零食区的顾客,丫丫依旧礼貌热情地向她介绍起了食品,王均瑶在巡视完柜台上的零食后并没有决定要买哪一种,她站到柜台边对着盘子里试吃的零食犹豫不决,此时丫丫说:“姐姐,你可以试吃一下,这里有许多零食,你觉得好吃你就买,要是觉得不好吃你可以下次再来”(丫丫面对顾客的“犹豫”能及时用“试吃”的办法去应对,而且还加上自己中肯的建议,这体现了宝贝思维非常的敏锐、活跃,她能敏感地观察出同伴的需要并快速提出解决建议)此时一旁的教师惊喜地为丫丫竖起了大拇指,得到教师的肯定丫丫笑得更灿烂了。此时王均瑶指着盘中的虾条说:“我想先尝尝这个虾条”丫丫便快速将一根虾条递到了王均瑶嘴里。王均瑶尝过后砸了砸嘴巴说道:“我还想再尝一尝这个字母饼干味道怎么样”,丫丫听后又耐心地为王均瑶递了一块“A”图案的饼干,尝完饼干后王均瑶吮着手指笑嘻嘻地对丫丫说:“我觉得都好吃,我都买可以吗?”丫丫顺势回应道:“可以啊,你需要交两(份)个钱,请到那边去付钱”(丫丫面对不同顾客提出的各种不同要求她都能一一解决,而且整个过程态度彬彬有礼,服务热情、周到,足以看出丫丫的交际能力和反应能力都特别的突出,只是丫丫对于钱币的表述还不够准确,这也与宝贝的年龄段经验还不够丰富有关)王均瑶也笑着大声对丫丫说:“好的,谢谢”,“不用谢”丫丫礼貌地回应,说完便悉心为王均瑶往盘子里分零食。

又招待完一批顾客后零食区也暂时安静下来,此时的丫丫环顾四周确定没有顾客后便转身来到旁边的“收银台”同正在数钱的收银员徐晨溪聊了起来:“晨溪,你现在的钱多不多啊?我可是卖了不少零食呢,我觉得我挣了好多钱,你说老板会不会带我们去买好吃的?(晨会时教师告诉员工要努力工作,赚钱去“小吃一条街”大吃一顿)”徐晨溪停下手头的“点钞”工作探出身子笑着对丫丫说:“我这里面有好多钱了,我数了数得好几百了,够我们吃大餐了”说完两个好朋友捂着嘴巴咯咯笑了起来。此时一旁的教师故意走过去,悄悄对她们两个说:“工作期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老板看到你们串岗可是要扣工资的”听罢两个孩子努了努嘴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丫丫也再次回到柜台戴上手套低头整理起了桌上的零食……

评析:1.丫丫在自己的零食推销活动中能尽职尽责,认真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角色中,而且丫丫思维敏捷,观察细致,能抓住“顾客”心理推销自己的食品,面对教师的建议也能愉快接受,整个活动过程中丫丫在与同伴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又不失冷静,礼貌又不失幽默、活泼的行为品质特别的可贵。丫丫喜欢自己的职业角色,在这种真实、宽松的小社会环境中她完全与自己的职业融为一体,在其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从而也进一步提升自己。

2.对于幼儿在模拟社会中的自主交往,教师还没能真正地做到完全放手。如:当丫丫和收银员晨溪闲暇进行畅聊时教师还是以“串岗会被老板扣工资”的制度规则终止了她们的表达与思考。活动后教师反思这一环节应该允许、鼓励幼儿在不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情况下进行自由的交流与相信,很多优秀、精彩的思维火花也许就是在这种“打破规则”的自主情境中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