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

张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第一小学

摘要:读与写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两大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与进步。为让学生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认识二者关系,要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实施读写结合。只有让读写并蒂开花,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够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学习才不会孤立存在。文章也将从以读促写、以写辅读两个角度入手,探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践对策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道“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他用简单的话语阐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反应。《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扭转教学态度,充分认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在实施读写结合教学中,让语文课堂别出“新”裁。

那么如何有效将读写结合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呢?教师可以从读写的双向促进关系入手:

一、以读促写,做好写作准备,提供写作支撑

1.读节奏、读情感,学习写作表达效果

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是朗读、诵读。每一篇阅读文本讲述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传递不同的情感。学生要想正确的理解情感,掌握文章的整体节奏,对文章的框架、感情做初步理解,就必须进行朗读活动。且为了让学生们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朗读中,教师应当注意开展多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在不同的朗读活动中,学生们能够声情并茂的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很轻而易举的能够掌握文章的情感,并且通过朗读厘清文章的框架脉络。

这样的朗读实际上能够让学生初步从读的层面对一篇优秀的写作文本加以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明确写作框架、明白写作表达效果,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参与做好足够的准备。

如在学习《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搭配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咀嚼作者的用词用字,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在此基础之上,为了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可以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如“课文2-5自然段描写了海上日出怎样的景象”、“文章中开头、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朗读时下意识的把握文章写作的框架和脉络,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变得有效,为后续的写作提供支撑。

2.读内容、读语言,积累语文写作词汇

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感觉写作难,“难于上青天”,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腹内空空,无从下笔”。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阅读活动来积累语言和词汇,让学生们有充足的素材做写作支撑,这样学生很容易通过写作活动表达自我,自然一篇相对完整的作文能够呈现在我们面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读,引导学生们“会写”。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让学生们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将文本中所出现的优美的文字、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摘抄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记忆的过程。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阅读课后针对这一节课的优美词语、局端进行整理,让学生对这些好词佳句进行背诵。背诵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知转化的过程,能够将词句、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迁移运用,支撑写作。

3.读语句、读技能,学习语文写作技巧

小学学段所选取的阅读文本是教育家精心筛选而呈现,其文本的内容都十分精妙,尤其是在用词、用句、技巧上。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不在苍白,教师就可以基于阅读活动让学生们进行仿写,引导学生们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从而通过模仿练笔实现“内化练笔”,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里所说的仿写包括多个内容,如句式仿写、顺序仿写、结构仿写、写法仿写等。且教师不要将仿写局限在学生模仿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通过仿写掌握语文写作技巧,才能够充分发挥阅读的积极作用,实现自身写作技能的提升。

二、以写辅读,深化阅读理解,深入语文世界

1.写感想、作续写,深入理解文本

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文本。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注意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进一步和文本对话。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发展实际上相对涣散,很容易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转瞬即逝的想法。

为尊重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深入理解和记忆阅读文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续写活动,以续写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度学习阅读文本,理解阅读文本。

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先基于阅读活动谈论文章中各种人物形象,包括田忌、齐威王等。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若在进行第四次比赛,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样的趣味思考活动是基于对现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古诗走向的揣测以及续写,实际上是学生从另一角度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重要表现。

2.写主题、写内容,灵活利用语言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真正将在阅读过程中所积累到的词汇、所学习到的技巧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定期在语文课堂上根据语文阅读文本中的语句、技巧等,开展小练笔活动。这种练笔活动和原文本的关联性不大,不是续写的形式,更具有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写主题、写内容的过程中灵活地利用语言。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章从不同的季节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小兴安岭的美,同时开设写作主题“家乡的美”,让学生们进行主题写作练习。这样的趣味活动能够让学生们灵活利用语言,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抵触情绪也会大大降低。

结束语:

总之,读写结合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二者不可分割,犹如蜜蜂与花蜜,相互依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小学这一重要阶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参透这门教学艺术。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又能够更好的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到教育目的,建立一个高效、新颖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方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新作文:教研,2020(01):56-56.

[2]苟文芳.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96-196.

[3]王燕.让读写并蒂开花——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科技资讯,2020(1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