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期不同,治疗各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胎膜 :“破”期不同,治疗各异

朱静

泸州市古蔺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500

从理论概念上分析,胎膜又称之为胎衣,但是从结构上分析,胎衣又不包含母体内的胎盘,是羊水与尿水相互混合而形成的胎水,胎水的主要作用包含有防止粘结,起到润滑和缓冲,防止压迫的作用。

胎膜早破主要是指产妇在临产之前发生的胎膜破裂现象,据国外的权威报告显示,胎膜早破的几率在5%~15%之间,而我国统计的数据看低于这一数据,大约在2.6%~7%之间。胎膜早破可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来说,主要指的是妊娠20周以后,未满37周情况下的胎膜临产前的破裂现象。妊娠满37周以后,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一般控制在10%左右,妊娠不满37周时,胎膜的早破发生几率一般控制在2.0%~3.5%之间,单胎胎膜早破的发生几率一般高于2%,低于4%,双胎的发生几率为7%,孕周越小,则围产儿的预后质量越差。从胎膜早破的危害看,主要可引发早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等,同时还会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孕产妇及胎儿的感染率,导致围产儿病死率会显著的提升。一般情况下,根据临床的相关检测表现和阴道窥器检查可进行判断,孕妇如果感受到较多的液体从阴道内流出,则可能混合有胎儿的粪便、无腹痛症状明显。即可确诊胎膜早破。

1足月前胎膜早破

首先我们要仔细考虑自己是否是患有细菌感染,如下是由生殖性阴道疾病传播细菌引起女子绒毛膜羊膜炎,是主要的感染原因,常见于各种细菌性生殖阴道病、支原体及其他衣原体的细菌感染,无症状茵尿和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宫颈内口松懈,子宫膨胀过度,如多胎孕娠、羊水太多也会导致胎膜早破。此时,孕妇应采取平躺位,尽快到医院就诊。为了明确疾病的原因,可进行下列检查:

B超可以了解目前胎儿的正常生长,估计胎儿羊水量,排除子宫死胎,前置导管胎盘和子宫早剥等常见病毒。胎心检测监护技术可以帮助了解你的胎心在判断宫缩大的过程当当中的生理变化,也就是可以在了解宫缩大的过程中。

阴道和阴道的流水涂片可以检查是否为胎膜损伤。羊水检测胎膜破裂者可采用细菌培养,排除羊膜绒毛炎。

诊断:当羊水早破的时候,很多产妇都会认为自己小便尿湿内裤,不知道是否早破羊水,但尽快确认羊水早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细菌从阴道向子宫上行感染胎儿,避免并发脐带脱垂等后遗症,当产妇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羊水早破还是尿流出,可以很快确认羊水早破。将特殊的化学试纸放进阴道,如果羊水早破,流入阴道的羊水将使橘黄试纸变为深绿色,将试纸取到医院的显微镜上观察,可见羊水内的小块脂肪和胎毛,此时即可确定为羊水早破。

2对症措施

2.1姿势

孕妇取左侧卧位可以减少自发性宫缩、增加子宫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

2.2期待疗法

孕28~34周者,若无母婴感染、胎儿状况良好、羊水池深度>2厘米,应采取期待疗法,即16住院观察,绝对卧床(常取侧卧位),减少脐带脱垂的机会;避免不必要的肛门或阴道检查:严密观察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指标。以便争取适当延长孕周和宫内治疗的时间,待具备分娩条件后终止妊娠。

2.3抑制宫缩

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促进胎肺的成熟。孕35周后胎肺成熟,而此前孕妇若出现规律的宫缩,就需要用药来抑制宫缩。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镁, B 肾上腺素受体刺激剂(羟麻黄碱,沙丁胺醇)。

2.4用药治疗

感染细菌是孕妇早产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抗生素(通常都会选择头孢氨霉素进行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B型家族肺炎链球菌感染阳性孕妇阴道液的分泌,或用于羊水感染细菌阴性培养试验阳性及具有泌尿道细菌感染史的孕妇。应对婴儿胎膜早破常见的各种并发症(包括早产,感染和胎儿脐带内膜脱垂)也应进行有效防治。一般在胎儿破坏胎膜后24小时内进行临产,无论孕龄多大,均注意不宜严重阻碍术后产程的顺利进展。

先露高浮膜的孕妇,破膜后产妇应暂时躺在病床平卧休息,抬高产妇脚部,使其抬头低臀,以防产后脐带突然脱垂,特别尤其是产后臀部和两侧双胎产妇。

保持外阴清洁,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孕龄>36周,超过24小时未生育的人,胎膜、胎盘感染或围产儿死亡率及病例相应上升,为减少感染的机会,防止母儿并发症,应积极引产。如果是2 g / dl 的话。)应立即引产,必要时剖宫产。对胎位不称,头盆不称,骨窄及其他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

2.5分娩期处理

经阴道分娩后行会阴切开,以防早产儿颅出血。对于妊娠周期较小且胎位不正常的孕妇,医生在与孕妇和家属进行了权衡后,决定是否要做剖宫产。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反复感染所致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病因是足月胎膜。此外,多胎孕娠、羊水过量等导致羊膜内压升高,胎儿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导致羊膜局部受力不均,宫颈裂伤等导致孕妇的宫颈内口松弛,妊娠后期性交或举重物,摔倒、咳嗽等外力作用,以上因素均易引起胎膜早破。维生素 c 、铜元素不足会使胎膜的抗张力下降,也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3对症措施

绒毛膜羊膜病患者不管孕周的大小,应尽快结束妊娠。破膜12~24小时,大多数孕妇能自然生产;如果破膜12小时后未临产,则首选氨蜱青霉素(能通过胎盘,并对胎儿有安全的保护)预防感染。24小时内未临产孕妇应导致胎儿宫外孕:感染显著且胎儿宫外孕的孕妇,应及时进行剖宫产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要重视妊娠期保健,避免过度负重和撞击腹部,妊娠后期尽可能避免性交,积极防止生殖道感染。宫颈内口口松弛者应卧床休息,孕14至16周期应进行宫颈内口扎术。

此外,要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1.坚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每6个月内进行1次产前检查;7-9个月一次检查,半个月一次;9个月以上的每周检查一次;有特殊的情况可随时进行检查;2.怀孕中后期不宜进行剧烈的活动,生命和工作不宜劳累过度,每天都要保持开心的情绪,适当地去外面走步;3.走长途或跑步,走路时要注意不免摔倒,尤其是上楼梯下时,切勿将重物提起,并在路上长时间颠簸;4.孕期减少性生活,尤其是怀孕后3个月,最后一个月的性生活禁止,以免刺激宫外孕导致羊水早破。

4能否痊愈

32周的胎膜早破,一般无法修补破裂胎膜,达到治疗的目标。通过医生的努力,尽量减少发病母婴的并发,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善。32周胎膜早破,一般尽量缩短孕周,最好延长妊娠周期至34周后,一般在34周之后分娩的新生儿完全可以存活,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宫缩抑制剂保胎治疗等手段,使孕周延长。如果在延长妊娠周期时,出现宫内感染的迹象,如发热,胎心监测异常等,则应及时停止妊娠。

结语:

预防胎膜早破孕妇应注意个体卫生,积极治疗某种疾病,定期产检,及时对胎儿的发育和胎动频率进行检测。此外,在妊娠末期还需要注意禁止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