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

龙美玲 黄友丽 周红丽 胡远丽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 618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内科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护理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应用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伤口护理小组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关键词】伤口护理;压力性损伤;疼痛评分;预防;治疗;效果


偏瘫、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家庭人员护理不当而发生压力性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其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最高,和患者居家恢复期期间的体位特点具有密切的关联[1]。本次研究通过选择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4±2.1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3±2.12)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由家庭入院时带入的压力性损伤符合住院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其监督下进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视听障碍患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稀有血型患者。本次研究选择的两组样本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体位护理、生活指导、用药护理等内容,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管理:成立伤口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专科护士为副组长,每个小组安排3-4名临床护士组成,小组成立后定期开展伤口护理相关培训,重点关注患者住院时期的皮肤管理问题;除了常规的培训外,还要定期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伤口护理知识考核,每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不断巩固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不良时间,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监测并及时上报处理,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安慰。根据患者的压力损伤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护理,并在下肢垫软枕使其抬高,确保患者肢体的血循环通常,没有神经压迫等。在皮肤轻微损伤发生的时候就给予科学处理, 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后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针对漏报、迟报的情况给予批评改正,并进一步组织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护理知识评分。

疼痛VAS评分:即疼痛视觉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烈[2]

治疗期间护理人员知识评分:具体包括压力性损伤评估、压力性损伤病因、压力性损伤治疗和综合知识评分四个内容,满分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知识掌握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对比

表1可见,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VAS评分均必须高,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护理前VAS评分

护理后VAS评分

实验组

40

(6.1±0.3)

(2.5±0.4)

对照组

40

(6.2±0.2)

(3.3±0.3)

t

1.754

10.119

p

0.083

0.000


2.2两组患者的护理知识评分对比

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压力性损伤评估、压力性损伤病因、压力性损伤治疗和护理人员综合知识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知识评分对比

组别

压力性损伤评估

压力性损伤病因

压力性损伤治疗

综合知识评分

对照组

(65.32±3.15)

(67.22±4.16)

(76.45±3.78)

(77.53±2.36)

实验组

(89.42±4.11)

(93.24±4.32)

(97.23±3.67)

(96.74±2.86)

t

29.435

27.440

24.945

32.766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很高,长期卧床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较弱,伴随着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而家庭人员又缺乏护理知识的情况,因此成为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发病群体。压力性损伤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皮肤、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增加了患者感染的几率,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还有败血症的发病风险,危及生命。作为衡量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做好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应用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开展伤口护理小组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性损伤患者的疼痛,更好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垚莹.护理专案改善法在提高伤口联络员对压力性损伤分期判断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912-1915.

[2]杜群儿.伤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预防性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3):393-394.

[3]戴海蓉.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43-144.

[4]顾春妮,谭柳纯,柏志玉, 等.自制疡愈膏在Ⅱ期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9,34(20):3198-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