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综合康复护理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马莉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新疆省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间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护理的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患儿29例,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康复护理;化脓性脑膜炎;生活质量;预后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好发于5岁以下的小儿,致病因素常以肺炎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1]。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呕吐、剧烈头痛以及颈项强直等,部分患者病情严重还会伴有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尽早的治疗是保护患儿颅脑不再受进一步损伤的关键,因此,临床上需要提出科学的处理方针,以提升治疗的效果。本文旨在探究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做如下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观察对象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共计58例,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两组各有患儿29例。

对照组:患者女14名,患儿男15名,平均年龄为(3.24±1.01)岁。

实验组:患者女13名,患儿男16名,平均年龄为(3.56±1.12)岁。

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常规治疗:遵医嘱对患儿进行降温、降颅压以及抗感染等处理,并且及时进行吸氧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干预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及基础的生活护理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1)以患儿的实际病情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促进患儿的病情改善(2)心理疏导: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将患儿的病情及时的告知家长,并且向家长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家长的认知程度[2],辅助后续的诊疗工作,同时,对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还要做好心理的疏导,多以玩具、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降低患儿的哭闹情况,给予患儿充分的安全感(3)功能锻炼:选取有颜色的事物来提升患儿在视觉上的感知,通过不断的刺激来促进视觉的恢复;多以口腔进食为主,提升患儿的咀嚼能力,并且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俱全,改善患儿的味觉;利用启发式的交谈、玩智力游戏等方式,对患儿的大脑进行刺激,并在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予患儿鼓励,不断的改善患儿的智力;协助患儿进行四肢的主动训练以及被动训练,对大脑进行刺激,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3],而对于有偏瘫的患儿,则需要增加运动的次数,避免肢体僵硬和功能衰退;多与患儿进行语言和肢体上的交流,还可以通过神色、眼神等方式与患儿加强交流,提升患儿的理解能力,并引导患儿从单字发音开始锻炼,逐渐的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有必要时可以讲述给患儿一些熟悉的事情,帮助患儿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交流,适应语言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多用语言暗示和实物信息来为患儿提供熟悉的场景,并反复讲解,促进患儿记忆力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以及临床指标。

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患儿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好转(患儿症状改善,生命体征轻微受影响)以及无效(上述均未达到)。

临床指标: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

如下表一,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临床总有效率 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29

20

8

1

28(96.55)

对照组

29

12

10

7

22(75.86)

X2





5.220

P





0.022

2.2 临床指标

如下表二,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 临床指标 (x±s)

组别

n

症状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住院时间

实验组

29

6.55±1.31

2.31±0.71

13.97±3.94

对照组

29

7.99±1.81

3.46±0.55

17.13±4.93

t


3.471

6.896

2.696

P


0.001

0.000

0.009

3讨论

化脓性脑膜炎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主要以发热、呕吐、癫痫等情况为临床表现,且预后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一经确诊,患儿则需要用及时有效的干预方式来提升预后。

康复护理是近几年的新兴学科,主要是以基础护理为基础,在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的同时,用其他康复方式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改善,而对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来讲,主要的干预目的在于降低或者消除患儿的功能障碍,重建或者弥补功能上的缺失,想办法提升各方面的功能。而就本文的康复护理来讲,其属于临床护理手段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增加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取得良好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4],确保诊疗工作顺利开展,之后通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提升家长以及患儿的信心,最终再针对患儿的味觉功能、智力、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康复方式,不断的刺激患儿的大脑神经组织,最大限度的改善患儿的各方面功能,促进患儿的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提升预期效果,并且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病情以及功能的尽快恢复,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长梅, 刘翠华. 康复护理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16(003):71-73.

[2]戴旭红, 周俊, 黄晨达. 综合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护理效果及康复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019):106-108.

[3]吕欣欣. 分析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5):215.

[4]鲍幸幸. 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化脓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4):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