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何飞

贵州省 江口县中医医院, 贵州江口 5544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等级、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疼痛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满意度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暂时缺氧与缺血引起胸前疼痛,是一种极易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心血管疾病。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一般发生在患者情绪波动大或者过度劳累后,其发病时间一般间隔只有几分钟,但会持续发作,患者在发病时会伴随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少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等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70.53±5.91)岁;病程1-10年,平均(5.96±2.72)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76岁,平均(70.34±5.12)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6.23±2.0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诱发因素干预:医护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患者讲解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因素,比如,情绪激动、生活方式变化等。帮助患者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提高患者参与护理的配合度,并逐渐消除引发病情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并落实预防方案,与患者共同消除外界不良因素,保护患者心血管。(2)心理预见性干预:很多患者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折磨,会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如焦躁、抑郁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活动,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消除不良情绪,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3)预见性病情护理:在实施预见性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心绞痛发病周期、间隔次数、持续时间等,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力度,并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差异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减小疼痛感。如果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服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症状。(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进行预见性护理时,要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等,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切不可进行高强度运动。在饮食方面,以低盐、低脂、低糖的清淡食物为主,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纤维类食物,要戒除烟酒。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情况:根据患者的身体、心理情况等进行评价的,分为优、良好、差。总质量=优+良好。(2)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疼痛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功能等级的评分情况[2]。(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总分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60656a6ead430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n(%)]

组别

例数

良好

总质量

观察组

42

24(57.1)

13(30.1)

5(11.9)

37(88.1)

对照组

42

15(35.7)

12(28.6)

15(35.7)

27(64.3)

χ2





6.563

P





0.010

2.2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疼痛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功能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分级对比(60656a6ead430_html_3d64faf65c7b5608.gif

组别

例数

心绞痛疼痛评分(分)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

心绞痛持续时间(min)

心功能分级

(分)

观察组

42

(2.25±0.61)

(2.18±0.26)

(2.12±0.58)

(1.15±0.22)

对照组

42

(5.47±0.91)

(5.98±1.02)

(5.72±1.03)

(2.53±0.14)

t


19.048

23.396

19.737

34.29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42)

29(69.0)

12(28.6)

1(2.4)

41(97.6)

对照组(n=42)

17(40.4)

14(33.3)

11(26.2)

31(73.8)

χ2




9.722

P




0.002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作为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类疾病,极大的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但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不符合不同患者的差异需求,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对我院8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帮助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护理的配合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诱发因素护理让患者掌握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诱发因素,尽可能的避免外界刺激,保护患者心血管;通过康复指导,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达到降低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的目的[3]。根据预见性干预的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及心功能等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于成娟,张晓芳,苏靖.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影响评价[J].智慧健康,2018,4(30):64-65.

[2]彭宗碧,田茂碧.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9):112-113.

[3]王哲.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98-299.

作者简介:何飞 (1981.09-),男,汉族,贵州江口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