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微型化,生活化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微型化, 生活化的探究

时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一中学 830000

摘要:化学虽然是一门常见的理科科目,但能将生活现象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清楚的学生占极少数。因此,从教学现状来看,化学教学的实施,脱离了生活实际,违背了教育的初心。近而言之,针对高中化学渗透生活化教学 ,培养学生微型实验的能力,掌握简单的生活实验步骤,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采用微型实验法教学,有助于教学互动化、教学生活化,便于帮助学生化解知识难度,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化学知识的良好习惯。文章就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略进行探析,以此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体验。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实验微型化;生活化

  1. 引言

教学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将课本知识转为生活化教学,可以使教学更加饱满,知识更为鲜活。教师高居庙堂之上,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抛开教育关系的加持,教师与学生同样要面对常见的衣食住行问题,需要借助牙刷、牙膏、洗面奶等化学物品,净化自身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教学的本真是回归生活,以知识反哺生活,指导生活。因此,对高中化学实验的实施路径研讨,从教学内容三个角度加以分析,最终得出生活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即把握生活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 与生活脱节严重

经济发展的加快,加速了生活的便捷化。由此,生活物品不断推陈出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轻松。尤其像新冠出现后,最新出现在市场的化学制品,免洗手凝胶,减去了人们对水资源清洁功能的依赖,方便了人类随时随地对手部进行杀菌消毒。这其中,凝胶就是由75%的酒精与化学凝胶和制而成。由此不难看出,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在生活中开展化学教学。当前,众多高中生的家庭具备了稳定的物质条件,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替孩子承担了孩子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家务。[1]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对生活现象关注度较低,对很多生活现象并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导致了生活与知识的脱节。

  1. 课堂教学过于术语化

显而易见,化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它自身的方程式,可以称得上是学习的第二种语言。因此,教学中学生不愿意教师采用术语堆砌的教学风格,满堂灌。高中生正如七八点的太阳,充满朝气与活力思维敏捷。教师如果一味地运用术语进行教学,重复课本理论知识,不仅不能教授给学生学习能力;还会引发学生对课堂课程的抵触心理。高中的教学,经过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铺垫,已经到了知识深化的阶段,就当前化学教学现状来看,主要是以课本教材为主,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展开教学。教学方式偏单一化,教学形式太过呆板。很少将生活实例与教学有机结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化学方程式的背诵和记忆。此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化繁为简,并非不停的理论讲解和习题演练。错误的教学途径,极易出现教学的分级化。[2]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微型化生活化的探究

(一)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

化学的知识没有多么高深莫测,而是经过化学学者以及化学家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求证而来。因此,教师可以以实验论证教学,为学生科普化学课本知识。简单而言,日常所有的物品都有其对应的化学名词,化学教学与人类的日常活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所有的物、以及人体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上述提到,学生日常接触较为频繁,比如,水、食品、糖分、食盐、调料能源等都是化学制剂,也就是说,化学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教师对氧化实验的讲解可以设置为常见的氧化问题:比如人体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容易对皮肤造成氧化,加速衰老。另外,将苹果切开,未经一次性食用,留下的部分也会被氧化,出现果肉变黑的情况。逐步向教学实验内容过渡,就拿高考实验专题来说,气体设备知识的考察与学习。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化学实验室管理员处领取气体设备。待领取之后,为学生一一展示,哪些器皿可以盛放气体,哪些可以加热,哪些不可加热。再根据两类不同的器皿,进行实验设计,不可加热的可让学生进行空气与硫的实验反应;[3]可加热的可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

(二)化学实验微型化

学生的时间为每节课40分钟,时间的合理分配是有科学依据的。过长的时间,易导致学生的精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不需要设计步骤繁多的实验,以简单微小型为主。首先,太过繁琐的化学实验学生个体难以实践,第二,步骤繁琐拖延实验时间;第三,化学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脱离了教师的监管,长期在学生手中保留,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危害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总结: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非常之多,处处留心皆学问。化学教学要想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首先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现象的好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其次,教师需不断的以生活实例进行列举,将课本理论与实例穿插教学,让学生形成一种课本与生活交互的思维模式。基于此教学认知的基础之上,教师再针对教学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双管齐下,促进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