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刘洁

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 535099

摘要:图书分类是指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将图书科学地进行分类,实现图书高效率的管理。通过图书分类可以提示图书的内容和学科性质,更加方便读者进行借阅和查找;同时,图书分类也可以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地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从图书分类常见问题着手,有效的针对问题进行图书分类策略的优化,推动图书分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图书分类;重要意义;常见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图书分类是图书馆最常用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图书科学划分开展图书管理,能够为管理人员和读者检索图书带来便捷。然而,在实际的图书分类中,一方面由于图书分类的体系不统一、分类流程不科学、在编版目不健全等因素,造成图书分类管理体系存在问题,阻碍图书分类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缺乏专业的图书分类人员,导致图书管理员进行大量图书的整理时,不能够有能力进行应对。因此,面对图书分类中的问题,图书场馆应该积极的完善图书分类管理体系,更好地推动图书分类的高质量发展。

  1. 图书分类的重要性分析

《中图法》是我国图书分类应用最广泛的分类体系,不仅总结我国优质的分类法编制经验,还有效地汲取国外的编制理论和编制技术。该体系有效地结合图书特点和内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进行划分,有效地将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促进我国图书分类不断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分类在图书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图书分类能够通过图书种类的划分,将相同性质的图书聚集在一起,有效的通过划分来提升图书的内容与学科性质,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借阅。另一方面,图书分类能够将各种图书组成一个体系,帮助图书管理员更好地进行图书管理。

  1. 图书分类常见的问题分析

  1. 图书分类体系不统一

分类体系在图书分类中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图书分类中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图书分类体系不统一。首先,图书分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不能有效地进行分类。面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图书类型的精准辨别。同时,分类人员对图书主题的理解也会导致分类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其次,《中图法》经历多次改版,导致图书馆不同时期的馆藏图书采用的分类方法不一致,从而影响实际的图书分类。最后,在进行分类时可能由于图书作者的生活年代跨度和国籍的变更,也会导致在实际的分类中出现偏差,产生分类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图书分类体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应该针对场馆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类体系选用,尽可能的统一分类体系。

  1. 图书分类流程和在版编目不科学

图书分类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综合性图书五大类,然后再根据图书进行细致的划分。从分类流程看,在图书分类中每个图书馆都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让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流程标准进行有秩序的操作。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监管环节,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实际的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导致图书分类出现错误。从在编版目来看,在编版目通常由图书馆数据中心统一发放,规定图书在版编目的数据内容和选取规则等,能够全面的展示图书的相关信息。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可能由于印刷错误导致图书的在版编目与图书不能够有效的对应,造成与实际信息的不符。因此,图书馆应该科学的规划分类流程,设置相应的监督环节,有效地进行分类管理。也应该建立健全在版编目为图书分类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高效地进行图书管理。

  1. 图书分类专业人员缺乏

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能够高效精准地进行图书分类,提升图书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建设中,专业的管理人才相对缺乏。一方面由于图书分类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储备,能够清晰的辨别图书的主题、题材、作者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图书分类对管理人员的高要求造成专业人才较稀少。另一方面,图书馆缺乏相应的内容培训机制,只是对图书分类的岗位技能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能够迅速上岗。后期没有定期对管理人员开展提升的培训内容,导致没有引进全新的图书分类技能,造成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图书馆需要引进和培养优质的图书分类人员,更好地推动图书分类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1. 优化图书分类的对策及建议分析

  1. 规范分类体系明确分类细则

规范分类体系能够有效避免图书分类的错误,为图书分类提供统一的分类依据,确保图书分类的有效开展。首先,《中图法》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修正改变,图书馆也应该随着分类依据的变化根据自身场馆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使图书分类的标准更加统一、严谨,保障图书分类有序进行。其次,图书馆应该完善分类细则,主要包括同类型书的区分策略、通用复分表和专业复分表等多种细则,让管理人员在进行图书分类时能够达成统一的共识,避免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导致分类不统一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图书分类体系不断的贴近实际情况,形成图书分类统一的规划,更好的运用分类细则进行图书分类,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分类效率。

  1. 规范分类流程完善在版编目

图书分类需要严谨的流程与完善的在版编目,才能精准地进行图书分类。从分类流程看,图书馆一方面应该建设详细的图书分类流程,让员工能够通过流程做好图书分类的每一步,确保工作中能够细致地做好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等多项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设立监督管理岗位,不仅进行图书分类各环节的有效监督,使管理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实施,而且可以在图书分类后进行分类复查,保障图书分类的精准性。如果出现分类不统一的情况,及时地根据分类法则进行相应的调整。从在版编目看,图书馆一方面需要构建完整的在版编目,这样才能够利用在版编目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图书管理,更好地推动图书分类。另一方面,图书馆需要对在版编目进行核对,确保编目信息与实际信息相统一,避免在编目过程中的错误。综上所述,图书馆应该规范分类流程、完善在版编目,更好的推进图书分类。

  1. 组建专业的图书分类团队

专业的图书管理团队,能够为图书分类带来较高的工作效率。图书馆既可以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也可以进行内部的人员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一方面图书馆应该对外招聘优秀的图书分类人员,引进先进的分类管理理念,更好地为图书分类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图书馆应该定期的对内部的员工进行培训,针对图书分类工作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这样才能让员工更加适合图书分类的岗位,通过对分类技术的学习,不断地提升分类水平。图书馆通过组建图书分类团队为图书分类奠定人才基础,更好地为图书分类提供保障。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分类对于图书管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图书馆应该重视图书分类的建设,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从图书管理体系来看,图书馆应该明确制定图书分类细则,拟定图书分类标准与分类流程,为图书分类提供理论性指导。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在版编目,形成全面的编目数据库,提升图书分类的管理效率。从图书管理人员来看,图书馆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图书分类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管理力量,促进图书分类良好发展。相信图书馆通过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两方面的提升,一定能优化图书分类的整体管理,让图书分类更好的在图书管理中发挥价值。
参考文献:

  1. 肖峥. 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C]// 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 0.

  2. 杨明英. 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及其对策[J]. 管理观察, 2015, 000(016):184-185.

  3. 席璇方. 浅议图书分类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 11(11):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