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道息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什么是消化道息肉 ?

张得春 彭州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四川彭州 611930

如今,“息肉”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般情况下,息肉是指人体的组织上生长的肿物,处于生长期的息肉对人们的危害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引发炎症或者癌变。其中,消化道息肉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息肉,但是,很多人对消化道息肉不是很了解,现在,我们就一起聊聊消化道息肉这些事儿。

  1. 什么是消化道息肉?

临床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很常见的良性肿瘤,是指消化道黏膜异常生长出的突出组织,简单来讲就是消化道黏膜上冒出了很多多余的肉,这种肉可以少到像芝麻、绿豆一般,也可以像核桃一样大,并且数量有多有少、大小颜色都不一样,形状也不同。一般出现息肉的位置有食管、胃道、十二指肠、大肠等,其中最常见的消化道息肉是胃息肉和肠息肉[1]

  1. 消化道息肉的分类及症状

一般情况下,按照消化道息肉的性质和病因,可以把消化道息肉分为以下四种:

2.1幼年性息肉

这类息肉主要发病于3到10岁儿童,一般息肉位置在直肠、乙状结肠,这类息肉的出现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很大的关系。幼年性息肉占儿童肠息肉的百分之九十。临床上,有无痛性便血的症状,如果息肉的位置比较高,还会引发小儿腹痛的症状,由于长时间的慢性失血,还会引发儿童贫血,幼年性息肉是引发儿童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2.2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指人体黏膜组织的慢性炎症,黏膜组织和肉芽组织过度的增生就向黏膜表面突出形成的肿物;一般这类息肉与胃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有关系。

2.3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也可以称为化生性息肉,这类息肉常出现在直肠和结肠中,大多数的患者在40岁之后发病,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就会升高,这类息肉的数量比较多,但是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个别会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的症状。增生性息肉一般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上皮黏膜细胞出现增生而引发的。

2.4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一般整个结直肠上都会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有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表现。如果出现腺瘤性息肉不及时治疗,就会诱发癌变的可能,并且息肉的数量随着时间还会逐渐增多。

  1. 消化道息肉的危害

(1)大部分的消化道息肉没有症状,但是,个别的消化道息肉有腹痛、腹泻、腹胀不适等症状。若息肉伴随着糜烂或者溃疡的患者,就会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大多数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者粪便呈现黑色。如果带蒂息肉位于幽门部位,就会脱入到幽门管或者十二指肠,从而引发幽门梗阻的情况。如果息肉生长的部位在贲门附近,还会有吞咽困难的症状。

(2)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引发癌变的几率比较低,如果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同样也会诱发癌变;腺瘤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出现癌变的几率就比较高,个别的息肉还会引发神经内分泌癌。

4.为什么会出现消化道息肉?

4.1慢性炎症刺激

由于大便中长时间停留一些粗渣或异物及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性肠道疾病,都会使肠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引发肠道息肉。

4.2遗传因素

在患有结直肠病变的患者当中,大概有百分之十的患者都有一定的家族病史。同时,如果家族成员中有腺瘤性息肉病史,那么其他成员出现结直肠息肉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升高,特别是家族性息肉有很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此外,如果之前有消化道病变、乳腺病变、子宫病变、膀胱病变等患者,其患有结直肠息肉的几率也会升高。

4.3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会加速胃泌素的分泌,因此,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刺激肠道粘膜,从而引发肠道息肉[2]

4.4胆汁反流

由于十二指肠液里面含有胆酸和胰酶,如果反流到胃肠当中,就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胃黏膜的炎症性增加,从而引发胃息肉的产生;并且大量的反流液会导致胃肠内的pH值明显升高,导致胃泌素增加,从而引起增生性息肉。

4.5吸烟及喝酒

一方面,吸烟会使人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变大,从而导致患有胃息肉的风险大大的增加;另一方面,香烟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这些致癌物质会和DNA结合,形成加合物,对细胞的正常复制产生干扰,并且影响正常DNA的修复,就会引发胃黏膜出现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消化道息肉的形成。如果长时间的饮酒,就会使胃黏膜受到损伤,引起细菌大量的繁殖,从而使患有胃息肉的风险大大的增加。

此外,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高脂肪、高脂、低纤维、便秘、肥胖、不运动、久坐不起等因素也会是患有消化道息肉的几率增加;并且,老年人和男性朋友都比较容易得胃息肉。

5.如何预防消化道息肉?

5.1饮食要合理

预防消化道息肉,注意饮食是很重要的,饮食要有规律,不能一顿饱一顿饥,不能暴饮暴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饮食结构,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不能偏食挑食,可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类食物;高脂肪、高蛋白、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

5.2预防感染

很多消化道息肉患者都是由于各种感染引发的,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预防各种的感染,要注意个人的卫生,还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天气变冷后,及时添加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5.3劳逸结合

过多的压力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等,导致人体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从而引发各类疾病,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太劳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5.5定期体检及复查

定期体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做好定期体检,可以随时了解自身的健康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就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如果之前患有消化道息肉的患者,就要做好定期复查工作,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

5.6其他方法

吸烟、喝酒、肥胖、乱吃药、生活不规律、年龄等因素都会引发消化道息肉,因此,我们要禁止吸烟喝酒,注意体育锻炼,保持体重,不要熬夜,也不能随便吃药,要预防消化道息肉的出现。

总之,如果出现消化道息肉这类疾病,也没必要过分担心和紧张,因为这类疾病都能被治疗,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消化道息肉的异常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与治疗,以免引发癌变的可能。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好这类疾病的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活动,减少各类疾病的入侵,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徐黎虹. 消化道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护理体会[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001):169.

[2]闫吉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内镜切除消化道息肉患者术前血压及焦虑的影响[J]. 人人健康, 2020, 520(11):26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