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

李秋珍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中心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0207

摘要:目的:分析当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以及改进策略。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来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改进措施的制定依据。结果:在改进后,应急管理体系明显完善,可更加得心应手的应对医院突发卫生公共卫生事件。结论:在明确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形成多方参与、多部分协作的工作模式,使得医院应急管理效率大大提升。

关键词: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策略

0 引言

医院病患众多,因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存在有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具有突然性,一般多指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事件,且极大的威胁了广大群众人身安全。应急管理部门是专门应对这一情况的部门,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应急管理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既定预案开展应急工作,但据实际情况来看,应急管理中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可能会对其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中笔者便探讨了其中的不足及优化策略。

  1.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1. 对应急管理认知重视度不足

应急管理工作部门要对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有足够的重视,由于突发事件的未知性,应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提升工作效率、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据实际分析,部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并未能够保持着“时刻准备着”的思想重视度,而是过于松懈,若以此状态面对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极有可能会出现工作纰漏。

    1. 投入不足

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危险性,与其未知性、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但是往往会有一些医院因重视度不高,错误的认为并不会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在医院建设方面对应急管理的投入不足,如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均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

    1. 素质有待提高

在应急管理中,工作人员是其工作主体,其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冷静的头脑,但在实际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多数工作人员因缺乏实际的应急工作经验,虽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但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可能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使得风险性大大提升。

    1. 应急队伍装备不足

由于应急工作的不确定性、突然性,应急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完善的应急装备,以便于加强日常训练的同时应对“实战”。而在当前,因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几率非常小,存在明显的应急队伍装备不足问题,且多数装备往往会集中于训练工作中,并不足以装备所有应急人员。

  1. 改进策略

    1. 提高重视度,明确责任

新时代背景下,医院应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战备,首先,应于应急管理部门中定期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应急工作人员能够认知到应急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而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重视度[2]。其次,要做好责任制度的构建,一旦发生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做好统一调配、统一处理、共同推进,进而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1. 完善预案体系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主要依托于应急预案,因此应急预案可以说是影响应急工作的整体效率、质量。当前,应急管理部门要重视这一问题,调查、总结原有应急预案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应急预案的全面性、综合性,确保每一方面均可包括。同时,也要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一方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可让医院内所有工作人员均可熟知应急预案具体内容。

    1. 提升高素质应急队伍建设

前文中提到,应急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由于应急工作人员素质的不足,极易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实施。对此要注意这一问题,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如对原有应急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且还应注重提升其应急意识;同时还应引进高素质卫生人员。另外,需应用信息化技术,构筑相应的数据库,以此来为高素质应急队伍的建设提供帮助。

    1. 科学规划应急物资储备

对于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来说,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以此才可保障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当前,医院领导部门应重视这一问题,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同时,要设立应急物资储备管理部门,增设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其次,应急物资的所有相关信息数据均应录入至数据库内,每一次的入库、出库均应有详细记录[3]

    1. 完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在发生医院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时,应急部门应有较强的通信能力,以便于随时随地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且为保障应急管理能够“时刻准备着”,在周末、节假日也应有专人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1. 完善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对于医院应急管理工作来说,经费是一切应急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前文中提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对应急工作有一定的消极意义。管理部门要提高经费管理重视度,不仅要多应急部门加强投资,同时也要有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便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 加强卫生应急科普宣传

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发生与医护人员、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不注意引起,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也可能会形成安全隐患,归根结底是因对卫生知识认知的不深,当下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医院应急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可有规划的加强卫生应急科普宣传,如可应用宣传栏、公众号、微信群、网络平台等多样化途径,促使广大群众也能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1. 结束语

医院卫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然性,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要时刻准备着,以防患于未然。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医院卫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大投资、注重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管理重视度等多条对策,希望可以对医院应急管理效率、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玲,陈晓琴,邱慧成. 二级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护理管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3):3740-3743.

[2]吴秀明,刘云,欧阳娟,喻兴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机制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06):1-5.

[3]梁微,吴丹,郭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探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34(05):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