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育人的起点----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办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让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育人的起点 ---- 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 “家国情怀” 教育 办学实践

鞠长生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学校 363122

【摘要】弘扬家国情怀是时代的要求、学校的使命。海滨学校以“做有家国情怀教育”为办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脉搏,倡导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要具有不同的“家国情怀”。在每一个人心中厚植家国情怀,礼赞新时代,校长引领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历史、关注时代、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积极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实践力行

在教育领域,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美德的缺失、精神的缺失、价值观的缺失以及教育本原味道的缺失,种种教育的不良现象让我们教育人不断地思考:作为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工作者,又该有怎样的家国教育情怀?

海滨学校办有情怀的教育倡导校长要做有家国情怀教育“思想引领者、文化点燃者、实践力行者”;教师要做有家国情怀教育“思想上的仁者、文化上的学者、实践上的智者”;学生要做有家国情怀教育“学习上的好学生、家庭上的好孩子、社会上的好公民”。

在海滨学校,“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寄托、心灵慰藉,不如说是一段生命拔节、文化沿承。

一、“一主两翼”理念引领

1.以办学理念为操手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打好学生人生底色。

解读为:尊重起点,承认差异,落实国家级课程“培优补差”提高学科成绩;因材施教,提升素养,落实校本级课程“张扬个性”提高综合能力。

2.以文化体系为核心

附:“一主两翼”文化体系

605d443576a8c_html_1c0f6db8131f1669.png

学校坚持读书启智和情怀育人两手抓。读书启智,蕴含底蕴;情怀育人,塑造品行。在育人实践中,坚持独立人格培养,以载体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三者支撑。

3.以目标体系为统领。我们落实学科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好质量攻坚战,提高学科成绩;我们落实素养目标,内练功夫、外练精神,以活动促行动,多办活动提升标准。

二、“两大平台”支撑落地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一流的师资才能助力一流的学校发展;学校发展的特色是课程,丰富的课程才能助力特色的学校发展。海滨学校“家国情怀”实践,也有两大平台的充分支撑。

(一)“343”情怀队伍建设,筑实保障平台

1.确定师资培养比例的“343”。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培养校级和区级教师,其中名师占30%、骨干40%、新秀30%。引进骨干教师的中坚优势,利用骨干带动教学新秀成长展。

2.教师培养的内容体现“343”。我们确定培养内容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校本培训的四条路径:通识与专题培训、跟踪与交流培训、结对子与自修、论坛与课题培训。确定培养目标的三个维度:一是师德修炼,主题为道德行为、道德习惯、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二是师能提升,助力形成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合格教师的教师梯队,主题为职业素养、条件性知识、非条件性知识、艺术审美素养;三是师功强化,主题为夯实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迎挑战、进修培训赶超时代挑重任等。

(二)“3.0”情怀课程建设,筑实载体平台

设置理念: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尊重差异,尊重选择,让艺体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基。

开发原则是“三级课程”注重“三化”,校本课程注重“三做”。

国家级课程注重“三化”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固根基,做实“基础、培优、补弱”;地方课程普适化,宽思维,做足“常态、系列、专题”;校本课程多样化,扬个性,做到“丰富、可选、增趣”。

校本课程注重“三做”:即做实、做强、做优。形成“四大体系”:

未来课程----机器人、三D打印、信息技术、智慧课堂;

绿色课程----感恩课程、研学课程、心理课程、艺体课程;国学课程----诵读经典、演绎经典、书香校园、历史名人;德育课程----班团课程、阳光体育、活动课程、习惯课程。

三、三大工程助力情怀育人

(一)推进德育一体化工程,实现“情怀化人”。

1.德育“一体化”,即“小-初-高”年段衔接。育人目标衔接,小学低年级目标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小学中高年级目标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初中形成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高中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育人内容的衔接,小学低年段主要是引导热爱+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小学高段主要是热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初中主要是开展价值感知教育,侧重社会公德、社会规则和基本法治观念培养;高中主要是开展价值认同教育,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2.实施模式:“1234”德育模式,即共识一个育人目标(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人) 实施两个育人载体(校园载体-课程与活动和社会载体--社区与基地)。落实三个育人思路(小学重养成、初中重体验、高中重实践)推进“四化”育人工程(德育课程化、内容系列化、 形式多样化、评价多元化)。

3.实施策略:一表、一册、一单(月主题活动表、素质报告册、学业水平评价单)。

四大课程:班队课程(一周一节主题班团队活动课程)、习惯课程(一个月一个习惯,中小学各八个个习惯)、社团课程(四大体系共有中小学社团68个)、研学课程(四大研学基地:东南花都、茶博园、影视基地、南炮台)。

从成果检验出发,我们还总结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情怀十品”:走进海滨,就是一个懂礼仪的人(礼仪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心灵美的人(青春健康);走进海滨,就是一个懂感恩的人(感恩教育);走进海滨,就是一个善而为的人(班团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习惯好的人(习惯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班团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勤学惜时的人(德育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动手动脑的人(德育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质疑求真的人(德育课程);走进海滨,就是一个责任担当的人(德育课程)。

(二)推进课堂3.0“四标智能”课堂,实现“情怀立人”

1.课堂模式缘起。2017年9月份,海滨学校正是开办,当年招生覆盖小学部六个年段,424名学生,均是由本区其它学校分流出来的学生,基础薄弱、习惯不好、成绩不佳,针对学情与教情(26名省招新教师),海滨学校提出“课堂学校1.0计划”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展示素养”、关注课堂有效性。

2018年9月份,海滨学校中学部正式开办,当年招生覆盖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小学六个年段。初中生来自于划片区域,高中主要解决开发区员工子女就学问题,全市最低普高录取分段。针对学情与教情,海滨学校提出“课堂教学2.0计划”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关注流程有效性、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2019年9月份,海滨学校生源数量已2000人,制定海滨学校的目标体系,确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学校提出“课堂教学3.0计划”即实施“四标智能课堂”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实施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模式解读:四大流程即明标、解标、化标、验标。

3.“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从学情出发,提出“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从人本出发,实施“四标智能课堂”的教学改革

从流程出发,提出“明标-解标-化标-验标”

从评价出发,提出“积极评价”

从教情出发,提出“关注四对关系”即明确目标的提出与达成;目标解决的路径与有效;消化目标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教师点拨的智慧与时机;检验目标的运用与效果。

(三)推进“走动式”管理,实现“情怀强人”。

我们实施“走动式”的管理模式,其形式是“一出三进”,内涵是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其要求是“精细化”,实施“项目化管理”即谁主管、谁负责、限时办结,其路径是“领着走、扶着走、放开走”,其评价是“四个凡事”。

依托“家国情怀”教育的开展,短短三年多的实践,海滨学校便形成了学生修德修能(情怀十品)、多才多艺(艺体1+1课程)、自主自立(研学转化)的良好成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译著.孟子[M].中华书局出版.

[2]曾参.《大学中庸》[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6,:167-173.

[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