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

刘世杰

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当前,我国对于城市开发边界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断增加建筑的层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于建筑的结构、性能和外观等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高支模施工工艺,不但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载性与稳定性,而且能确保建筑外形的美观、大方,还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信息与成本支出。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工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地位逐步提升,是应用效果较佳的建筑技术,可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作业。但该技术的应用难度较高,作为施工单位,应从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2方面采取技术控制措施,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1.1内涵

高支模施工技术,即将高度相对较高的钢筋等应用于大规模框架建筑中并形成支撑体系,会直接影响房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且此施工工艺稳定性将对建筑整体稳定性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始终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对特殊,且作业高度高,大部分均为高空作业,风险系数较高,易发生意外事故。为此,建筑企业应合理采用相关安全措施,采用安全手段,使风险发生率降低。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选择较长钢筋,以建筑构筑为支撑结构。由于施工材料高度大,且施工工艺尚未成熟,灵活性相对受限,直接增加了高空作业难度,使施工作业人员面临严峻挑战。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施工材料造价相对较高,会循环使用施工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结构安装并定型后,应拆除高支模。由于其高度相对较高,增加了作业难度,在拆除高支模时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1.2应用意义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建房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施工技术、建筑美观性、建筑质量等方面。在此背景下,为顺应市场发展以及时代需求,在实践作业期间,须改进建筑技术,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便于开展建房施工建设,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发展。其一,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借助钢筋等支撑结构,能够增强建筑物整体稳定程度,增强抗干扰能力与抗压能力。其二,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加以利用,能够对建筑物外观进行合理化控制,与多样化结构需求相适应。其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开始强调绿色环保无污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保证资源使用率不断提高,减少不必要浪费。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切实体现了以上理念,可对施工材料消耗与设备损耗等加以控制。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以高空作业为主,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需在工程项目事前综合分析并排查潜在风险,特别是抗压能力、高度与设备运行等。工程项目初期,必须参考操作规范与流程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规避意外事故发生。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做好高支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再进行具体的高支模技术搭建支架塔施工之前,相应的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对施工内容全面的分析,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清晰的熟悉施工方案内容,包括了对门架、钢管、杆件等施工材料的了解。施工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标准要求来进行检测,对一些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应用于施工中,同时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对高支模的安装顺序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提升施工质量。最后就是对于高支模施工的具体方案要经过建筑专家的评审,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2.2高支模检查技术

土建施工单位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资格。在进行支架安装期间,需要对承载杆件以及剪刀撑等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还需要确保搭接的长度满足标准规范,最大限度的减小偏差,从而给架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供保障。在确保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关注整体的施工进度,如果发生实际搭设情况与技术交底内容或者是施工规划不相吻合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以此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规范,同时保障施工的进度跟上预期的施工工期。

2.3高支模安装技术

在安装架体之前,技术负责人应对有关的作业人员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在安装架体的过程中,应该完全根据已经审核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需要关注的问题:第一,对于高支模支架的基础来说,需要对其进行硬化操作。例如,基层是回填土的话,回填土的密实程度需要符合有关的要求,不然在安装好架体以后,有可能会出现沉降的现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架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会给施工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第二,用作于高支模架体的钢管原材料其厚度需要符合方案验算时厚度的标准规范,不能有很严重的锈蚀情况,否则不得使用。第三,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检查支撑体系,要是发生了松动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解决。

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模板施工作业中最主要的一种施工方式,采用这一施工方式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调整基本顺序。为确保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且施工设计要以不同的作业点为依据。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确保各作业点的整体安全,企业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技术全面交底工作。在运用高支模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不同的施工现场需要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施工场地的方案并进行审定。一般而言,梁板的混凝土和墙柱的混凝土在浇筑时需要分开和分层进行,作业人员需要等墙柱混凝土的浇筑达到了70%的强度之后再开始梁板的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技术关,以保障工程建设的品质符合标准和要求。另外,墙柱的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每一层浇筑的厚度为50cm。

2.5高支模拆除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定期对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检测,在试块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再开展拆模作业;明确高支模板拆模顺序,优先对非承重部位模板进行拆除、先拆除后安装的模板构件。在模板拆除完毕后,再拆除配套支撑结构;对高支模板拆模过程、情况进行记录备份;将所拆卸模板进行分类管理,清除模板表面残留浮浆,在后续施工中循环使用模板板材与各类构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要想提高该施工工艺和技术应用的水平,施工企业还必须掌握各环节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点,在施工前在科学制订质量管理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执行该施工方案。同时,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爱红.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4(10):

169-170.

[2]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2(6):55-56.

[3]唐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