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

/ 2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

王勇

眉山肿瘤医院 , 四川 眉山 620000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是近年来医疗服务工作方向,无痛诊疗其本质即为让病人在无痛、安全以及舒适状态下进行相关检查、临床治疗,进而提升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更好保障病人安全。大部分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做胃肠镜、宫腔镜等检查,也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正在忍受术后疼痛,还有较多女性朋友认为分娩之痛是为母必经之痛,然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由麻醉医生解决,即进行无痛诊疗,本文就对“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进行简单科普。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之无痛检查

在常规内镜检查过程中,受检者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检查,需要承受恶心、呕吐等强烈不适反应,部分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后果,此外,受不适反应影响,受检者配合度较差,这也会对临床诊疗带来一定难度,导致错过最佳诊断、治疗时机。而无痛检查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其中,无痛胃肠镜、无痛宫腔镜等检查就是在普通检查基础上,先给予受检者一定剂量的麻醉药,使受检者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在其无知觉情况下完成检查,检查结束即可迅速苏醒,这种检查过程,受检者基本不会感受到任何不适,也不会出现抵触、不配合等行为,另外,无痛胃肠镜检查配备有高端监护设备,可实时监测受检者生命体征,因此,检查结果、安全性均比较可靠。但是,也有部分情况不适合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比如: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心律失常、精神异常者等,所以,在检查前,需先对受检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具备无痛胃肠镜检查要求,若不具备相关条件也不能够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同时,检查结束后2小时可进食清淡流质食物,8小时内不能驾驶车辆、不能高空作业。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之术后镇痛

大部分人对术后疼痛存在这样观念“手术哪有不痛的,忍忍就过去了”,但是,较为强烈额术后疼痛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可造成应激引起其他不良问题,影响术后康复。据调查统计,86%左右的病人在住院期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为其带来较大生理痛苦和严重心理负担,同时,疼痛还会影响机体其他功能出现异常,比如:凝血、心肺以及胃肠道等,因此,对病人进行术后镇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轻微、可忍受疼痛一般不推荐使用镇痛药物,对于严重、无法忍受疼痛需及时使用适量镇痛药物来进行缓解,控制在病人能够承受范围内,现阶段,常用术后镇痛方式包括口服镇痛药、皮下镇痛、神经阻滞、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以及多模式镇痛等,具体选用何种方式,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部分病人担心术后镇痛副作用较大,在此需要进行普及,任何药物治疗或多或少等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目前临床所用镇痛方式副作用主要为恶心、偶等,但是,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比较轻微,停止用药后不适反应在短时间内即可消失,另外,也有病人担心术后镇痛会“上瘾”,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会让人上瘾的镇痛药,但是,一般在医院内,麻醉医生会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因此,成瘾可能性极小,但是,对于口服类镇痛药物,病人需严格按照医嘱合理服用。

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之无痛分娩

部分家属因担心无痛分娩过程中麻醉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拒绝接受无痛分娩,分娩生产包括三个阶段,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各产程持续时间不尽相同,无痛分娩可从不同产程阶段减轻分娩疼痛。无痛分娩并非完全不痛,加之受个体差异性影响,效果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分娩产妇仅会在宫缩期感受到肚子发紧,并不会出现明显痛感,无痛分娩过程中,一般只是消除产妇疼痛感觉,并不会影响运动,99%左右的产妇仍然可以下床活动,所以,并不会造成没力气生宝宝的这一情况,反而可为第二产程分娩提供有利条件。现阶段,常用无痛分娩方式包括非药物性镇痛、药物性镇痛,其中,非药物性镇痛主要有安慰法、水中分娩等,临床发现效果一般,药物性镇痛主要有静脉、肌注以及椎管内等给药方式,实践证实,硬膜外镇痛是当前效果、安全性均比较可靠的无痛分娩方式,应用也比较广泛。硬膜外镇痛指将镇痛药物注入脊柱,实现区域麻醉效果,在短时间内快速减轻或者消除疼痛,该麻醉技术在临床应用时间比较长,已经趋于成熟,最高原则为保护母体、胎儿安全,因此,对母体、胎儿均无太大不良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无痛分娩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并非每一位准妈妈都适用,无痛分娩具有明确适应症、禁忌症,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能够采取无痛分娩。

以上既是本文对无痛诊疗相关知识的简单科普,主要从无痛检查、术后镇痛、无痛分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无痛诊疗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还包括无痛人流、无痛介入治疗等。舒适化医疗已经成为当前麻醉科、医院的新宗旨,受老龄化进程加速、二胎政策开放等因素影响,就医人数会越来越多,无痛诊疗也将会是未来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为更好使广大公众知晓无痛诊疗知识,未来应加大无痛诊疗宣传活动,借助多渠道普及麻醉知识,推广无痛诊疗理念,促使麻醉医学在保障广大公众健康、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