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路径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中医护理路径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谢晓莉

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路径的价值,分析其对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一整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资料完整的7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样本,并根据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平分成两组,其中37例接受常规护理,并命名为对照组,其余37例接受中医护理路径,并命名为实验组,对不同护理实施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此次观察指标共计2项,其中一项为护理有效率,另一项为护理满意度。由护理有效率可看出,实验组中医护理路径实施的效果较佳,从护理满意度也可看出,实验组中医护理路径应用的价值较高,而相对比对照组,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护理路径;急诊;脑卒中;护理价值


脑卒中属于突发性的疾病,在急诊科十分常见,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具备较高的死亡率。良好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提升预后,值得临床加以重视[1],本文以中医护理路径为研究方向,选取我院的急诊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研究内容做如下分析报告。

1患者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一整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脑卒中患者,从中进行抽取,抽取临床资料完整者,共计74例,并按照所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接受中医护理路径。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分别有患者37例,对照组的37例患者中,分别有男20名,女17名,在实验组的37例患者中,分别有男21名,女16名,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4.76±2.11)岁以及(64.55±2.02)岁;疾病类型分别为:脑梗死、脑出血,两组分别有27例、10例以及25例12例。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照急诊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问诊、病情评估、健康教育、运动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药物治疗等。

实验组:中医护理路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中医辩证护理:(1)风痰瘀阻者,选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风痰火亢者,选取苦碟子注射液;气虚血瘀者,选取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2)药物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选取面部、头部以及瘫痪的一侧接受艾灸、穴位贴敷、推拿康复等联合护理,选取的穴位需要结合患者的病症以及病情程度[2],并结合现代的康复技术,对患者的肌肉、关节进行训练,以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如果患者伴有便秘的情况,可以选取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进行针灸以及按摩处理,并以顺时针的方向,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一天两次,一次10min,促进肠胃的蠕动[3]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发放我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分值0-100分,由低至高分别通过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十分满意进行表示,其中,十分满意即分值高于90分,基本满意即分值高于80分,低于90分,不满意即分值低于80分。

护理有效率:护理后采取NIHS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患者量表分值较护理前下降90%,即为显效;如量表分值下降45%以上,即为好转,如上述均未达到,即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其中以卡方检验处理的为计数资料,并通过例数(百分比)进行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处理,并通过(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本文所对比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均属计数资料,均接受卡方检验,并通过例数(百分比)进行表示,当统计出的结果显示(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详情如下表一所示,此项观察指标对比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优,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人数为36人,满意度高达97.30%,而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人数为30人,满意度仅为81.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十分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7

25

11

1

36(97.30)

对照组

37

15

15

7

30(81.08)

X2





5.046

P





0.025

2.2 护理有效率

详情如下表二所示,此项观察指标的对比结果也显示(p<0.05),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高,实验组的护理有效人数为35人,有效率高达94.59%,而对照组的护理有效人数为29人,有效率则仅为78.3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护理有效率 n(%)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37

25

10

2

35(94.59)

对照组

37

15

14

8

29(78.38)

X2





4.163

p





0.041

3讨论

急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危及的病情,而这类患者通常存在恶心呕吐、体温变化、出汗、呼吸频率改变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可能存在意识障碍,因此,临床上需要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紧急的治疗。

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流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本文的研究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护理路径的临床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与中医护理技术较多,可以在患者的病情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方式,通过不同的药物、针灸、推拿方式来进行刺激,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效果[4]

综上所述,急诊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路径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死率,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华, 温利琼, 江进化.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作用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31(12):121-123.

[2]杨叶平. 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脑卒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 2019, 034(023):3664-3666.

[3]杜敏, 陈朝俊.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治疗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1):2460-2464.

[4]张静.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早期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8, 031(00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