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及优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关于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及优化建议

韦艳花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拉仁镇中心小学 530737

摘要:班级作为学校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其管理工作的水平直接决定班级管理水平的实际效果。本文从农村小学班主任岗位的认知入手,结合农村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优化方法,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优化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对于班级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使得班级形成良好秩序,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营销,并且也能够有效的保证班级中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班主任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的纽带,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工作对于班级建设、学校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小学学生以及班级管理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也有所不同。

1、农村小学班主任岗位的认知

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既要包含班级工作的管理又要重视对学生生活的管理。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对自身岗位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来说,更要考虑到农村生活的诸多特点,对自身认知定位要明确清晰。班主任在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承担多类角色,班主任要明白其岗位职责不单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生活的负责人。这主要是由于不少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在城市工作,此类留守儿童对于新生事物缺乏父母的正确的引导,很难在隔代的照顾中对生活有充分的认知,因此班主任若不能从生活中予以引导,往往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失去对于生活的认知。所以班主任不单要在班级中对于学生予以管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照顾,班主任还需要展示出亲和的魅力,给予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关爱。

2、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优化建议

2.1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健全班级内部的规章制度,良好的规章制度是班级秩序的基础。班主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充分的发扬民主精神,引导学生班干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当中。同时,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规章制度办事,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相关因素而影响正常秩序的执行,要能够公允的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不要打击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上进心,也不要助长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坏习惯。

2.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由于农村小学学生自身生活的特殊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时,要尝试去接纳关心每一位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要深入的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根源,不应该对与其有过多的批评职责,而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照顾、鼓励、接纳的方式,引导内心较为敏感脆弱的农村儿童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并能够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由此可见,班主任要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尽可能的去爱护帮助一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农村孩子,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真心,进而激发学生自我积极向上的动力。

2.3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学生

农村小学的学生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父母关心,因此除同龄人与同龄人交流,其在行为、心理状态上表现较为自闭,这就需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积极主动、有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想法,要引导学生倾吐心事。

例如:在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应依靠自身强权来处理,不应着急评判对错,也不能够立刻对学生进行惩罚,而是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认真倾听学生心中所想,学会欣赏学生,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2.4注重培养学生荣誉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自己得到肯定,都希望被别人评价为优秀的人。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在长期的小学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感觉,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效的引导学生去积极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学生的自我荣誉感。

例如:班主任在班级中可以轮流选拔学生当班长,同时设学习组长、学习副组长、卫生组长、秩序组长不同职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之中担任一定量的工作,在班级中做到“我为同学服务,同学为我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学生主动担任班级的相关工作,使学生在这一工作当中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也形成自我积极良好的心理认知。并且引导学生参与到工作当中,也能够更好的配合班主任自身工作,有效的减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压力。

3、结语

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主任要从点滴做起,从种种小事做起,要做到爱生如子。在进行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时,要从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入手,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班级秩序;要能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荣誉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班主任还要有一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当中,助力学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22-23.

[2]陈婷丽.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119.

[3]戴晨志.新爱的教育[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10: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