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1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龙界

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民族中学

摘要:自主学习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关键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具备有效的学习方法,在离开课堂的时候也能在相应的学科领域持续取得进步,并将在该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之中。可见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性。上述特点在初中物理学科中也有鲜明体现,值得广大教师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实践。为了提升初中生在物理学科上的自主学习效果,本文从鼓励自主学习,加强学习引导和推动彼此合作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开展策略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而且渴望成长和独立的天性促使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进步,而不仅是跟在教师的后面亦步亦趋的前进。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打破学生的一些思维或心理惯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技巧,让学生学会怎样依靠集体的力量去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对于很多初中师生来说是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鼓励自主学习

毋庸讳言,虽然绝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渴望获得更好的成长,希望拥有更为强大的能力,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不想总是进行被动的学习,但同样有很多学生是有心理或习惯上的障碍的。他们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已经养成了被动的习惯,心理上依靠教师。一旦来自于外界的教师支持稍有减弱,有的学生就会感到不安,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是否足以独立完成学习,也不能将自身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所以,教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要让学生鼓起勇气和信心去进行自主学习,对自主学习抱有强力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物态及其变化”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并不难理解,只要学生能够进行认真思考,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出现问题,很可能就是出在心理和习惯上。为此,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比如用水和金属铁来举例,让学生说出这两种物质发生某些具体的物态变化时,属于哪种变化。学生发现自己其实能够做出快速准确的回答,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大为增强。

二、加强学习引导

为更好的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引导。初中物理教材中固然有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但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化物理知识教学的开始,不可能毫无难度,有些内容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所以,教师不能总是把推动自主学习的希望寄托在一些简单问题的启发和鼓励作用上,一定要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认识到自主学习的要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样学生才能“站稳”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持续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

以学习与透镜有关的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先初步掌握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形成大致的知识框架,培养其预习能力。在课堂上,则通过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往的经验认识与预习成果之间的联系,比如有的学生曾经尝试过用放大镜去点燃一些小物品。这些回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快速理解,同时也是在向学生传授积极预习与广泛联想相结合的有效自主学习方法。

三、推动彼此合作

上文已经提到,学习初中物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又因为物理与数学等学科有所联系,使得物理学科在不同学生的眼中其难度有所差异,有的学生会因为各方面基础比较薄弱而觉得物理更加难学。如果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小灶”,很容易与推动自主学习的初衷相背离,而且效率也比较低。更有效的措施是组织学生之间的彼此合作,让他们以集体的形式去进行自主学习。不过,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出发,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自主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简单电路”的知识前,教师可以先于学生进行一次比较充分的交流,了解大家在这部分知识上的基础。在上课时,则根据这次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分组,任命各组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临时组长,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供各组展开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可以一直延续到本部分知识的实验中去,保证能够一直发挥出集体的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再带领大家展开回顾和总结,实现自主学习成果的升华。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自主学习显然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希望大家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努力推动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同时为学生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成果做好各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壮利.谈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开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07):218.

[2]邓丽.初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