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防灾避难空间结构体系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青岛市防灾避难空间结构体系优化研究

谢佳音 石琪琪 李新雪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以青岛为例对其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和城市化率、灾害史等基础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合青岛现有的避难场所的有效避难面积及其分布情况,以期为建设青岛“多中心,网络化”的防灾避难空间体系格局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防灾;避难场所;多心化结构


对于城市防灾相关体系的建设,较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的防灾减灾的相关体系才属于建设的初级阶段,但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大规模呈现城市化趋势,各类产业越发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也在不断升高,对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带来了各种挑战,如何科学合理的展开发展城市的安全空间配置及其服务设施成为了当今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议题。


1 青岛市现况相关调研

1.1 青岛市自然地理条件状况

青岛市处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貌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央低凹。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又由于海域环境的直接调节,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青岛地质条件以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城区全部位于于此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

1.2 青岛市各区人口密度及城镇率

据2019年统计,青岛市年末常住人口达949,98万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其中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镇化率高达100%,且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

1.3 青岛市历史上自然灾害概括

由于受陆地灾害源和海洋灾害源的双重作用,致灾因子多且强度大,使青岛成为我国沿海自然灾害多发风险区。青岛市历史中曾多次发生风暴潮灾害,台风平均每年 1.3个,特重风暴潮灾害平均约 5 年便出现一次,造成了青岛的潮位增高。青岛地区有两条地震带,但区域发生破坏性大的地震的可能不大,地震危险源主要是周围地区的地震对青岛市造成的影响。[1]


2 青岛市现有避难场所调研及分析

2.1 青岛市应急避难场所及公共设施保障相关管理办法

青岛市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12月19日再次更新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各级各地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广场、绿地、公园、操场等公共场所,针对城市农村等不同人口密度统筹协设立紧急避难场所,保障紧急情况下市民切实有效的有序撤离,并能提供安全的临时生活场所。且在应急避难场所内应当保障物资的供应,并能及时供水供电、保障通讯、广播、卫生防疫等必要需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标志标识。”

2.2 青岛市现有避难场所调研

截止到目前为止,青岛已建成避难场所40余处,其中2016年在李沧区沧口公园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室外国标I类地震避难场所,以后陆续在2017、2018年建成莱西体育中心室内避难场所,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室内I类避难场所,后期2018年在国信体育场建成了室外国标I类地震避难场所,去年在市北区中联公园建成另一处国标I类地震避难场所,目前我市共有四处国标I类地震避难场所,其他的一些小的场地。

2.3 青岛市现有避难场所分析

由于我国城市对于避震减灾体系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能够承担避难场所功能的场地还远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青岛地区避难场所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城市中可用于避难的场地绝大部分的定位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其美观、游憩等方面;从整个城市的避难场所分布情况来看,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可达性差;对防灾避难场所的宣传力度不够等。


3 建立青岛市多中心网络化的总体格局

3.1 青岛市建立多心结构城市布局具有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青岛市规划局2018年印发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8-2035年)》中提出,恰切城市环湾、滨海拓展的空间衍变规律,聚焦环胶州湾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整合与优化,策动全域建设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乡空间总体格局。结合城市总体部局的思想,使防灾建设格局多心化具有可能性。

通过分析青岛现有防灾设施,可以看出青岛的城市防灾体系在国内虽不是发展最好的,但较国内大多数国家而言,发展相对较早,为青岛地区的防灾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地基础。

“可达性”是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关键,也是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思量的首要要素。[2]当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如果继续以仅单个中心进行布局,就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而言,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其应对灾害的风险也必定会大大提升。避难场所采用多中心的布局方式就是对其风险的分散,起到化整为零的作用。

3.2 多中心城市结构在城市综合防灾中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整体采用多中心的布局能够有效地降低灾害的影响面,采用这种布局能够使其各个中心团体之间有一定的隔离,当某一个团体再次发生灾害,如:火灾、爆炸、疫情、污染等时可以及时阻断其所在团体与周边其它团体之间的联系,产生一定的隔离,从而控制灾害的扩散。

第二,提高救援效率。由于多心组团布局结构采取了组团,之间有一定的隔离,当灾害发生时,能够保证基本的救援通道;当灾害发生后,能够保证基本的自救能力,从而为救援赢得时间和机会,提高灾后救援的效率。

[3]

第三,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可以加速恢复重建的速度。各个团体都相对独立,内部较好协调,所以恢复的效率也相对会快一些。以“多中心、网络化”的这种模式,当个别团体遭到破坏时,也不至于造成整个城市的瘫痪。


4 青岛市防灾结构体系优化建议

4.1 对青岛市现有避难场所分布总结

青岛地区现有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缺少综合的方法集成以达到对可达性的空间评价。已有研究大多是对大型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忽略了城市的小型斑块。例如青岛市内部分公园与广场对特定规模内避难的集聚起到很大作用,而微型型块状绿茵及点状运动场分布则更有利于形成整体的散布格局。根据青岛各区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和避难场所总汇等分析,可以的看到青岛市人口与应急避难场所存在空间不匹配现象,在未来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人口分布与场所空间的布局之间的匹配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4.2 对青岛市未来防灾减灾场所建设的建议

住民在应急疏散过程中,一般会优先选择距自己较近或者较为熟悉的避难所。因此,应在最小化避难间隔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小范围避难所目标。

结合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比如城市化率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则更应该注重研究其各个区间的异质性,合理分布其防灾避难空间。第二,空间充裕的区域可建设大型应急避难广场,同时联合小型绿茵资源增加避灾弹性;而在开发空间不足的区域多建设小型绿地、小广场等,平灾结合。第三,重视对小型用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平均分布在城市中的中小学校园,大多都可作为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避难场所,且大都具有较为齐备的设施资源。


参考文献:

[1] 孙海.滨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的基础研究[C].中国海洋大学,2013.

[2] 吴超;王其东;李珊.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8,v.42;No.373,113-118+130.

[3] 蒋伶.多心组团结构的城市综合防灾优越性[J].城市规划,2008,No.247,42-45.

作者简介:谢佳音(1998—),女,汉族,河南濮阳人,19级在读研究生,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及其理论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