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奚蓉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00

【摘要】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后多伴随单眼视力减退、对侧偏瘫以及偏盲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其健康可造成重大影响,致残率、致死率较高。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得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针对此类患者,创伤小、安全又高效的介入治疗是其首选,术后患者恢复快。但该种手段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不利于保障手术安全性和患者预后。故辅以有效的并发症护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及保证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并得以广泛应用,因其安全有效、快速便捷的特点逐渐被大众接受。大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此手术可有效改善并治愈,但实施介入手术亦会出现一定创伤及并发症,加之患者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因此需对该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治,以确保手术顺利进展。本文就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防治脑栓塞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介入治疗下,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所引致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在各种栓子保护装置的使用下,出现血管栓塞的几率已有所下降,但该种并发症依旧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防治措施为:(1)实施手术前1周,规范应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2)实施手术中严格遵循相应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3)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指征以及各神经功能的变化,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抗凝药等常规预防措施,抗凝期间并仔细观察患者是否有出凝血等情况发生,并定时对其凝血功能进行复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还应注意查看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穿刺侧肢皮肤温度与颜色的变化,当其出现减弱、消失,皮肤温度降低的情况,应注意防范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及时实施对应措施救治[1]

2 防治过度灌注综合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大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头胀以及恶心、意识障碍等,以脑血管严重堵塞以及合并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病灶周围组织血管在已缺乏自动调节能力下,置入支架后,使原本狭窄的脑血管组织得以恢复血流,代谢需求低于血液重新分配的情况就会引致过度灌注综合征。其防治措施为:(1)排除大脑其他主干血管病变的情况,考虑患者心脏承受能力的基础下,对其血压进行控制。(2)密切监测其手术同侧及对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对其消除血管堵塞后相应脑组织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判断[2]

3 防治脑出血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支架植入介入治疗后,极易出现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死亡率较高的颅内出血严重并发症。大部分均为过度灌注综合征的表现,由于操作不规范使导丝刺穿颅内小血管亦是引致该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其防治措施:(1)密切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当其出现血压异常升高、头痛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是否为脑出血,并立即予以头颅扫描,检查其凝血功能,并对其神经功能予以评定。针对出血量少于10mL且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针对出血量少于10mL且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在以上基础下去肝素化;针对出血量高于10mL的患者,按脑出血进行治疗。(2)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适当控制血压;针对出血量较大并存在占位象征实施去骨瓣减压治疗。(3)针对血压稳定者,将其头部抬高15°左右,以帮助其静脉回流,防止发生脑水肿、颅内静脉淤血。(4)加强与患者沟通,使其明白过激的情绪亦可引致高血压,增加出血风险,以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对于异常烦躁的患者可遵循医嘱实施相应镇静治疗;除此之外,亦要保持病房的安静、舒适,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严格控制每日摄入的钠含量[3]

2 讨论

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技术广泛普及,介入护理学对其的辅助作用也越发明显,手术安全性的保障不仅仅依靠手术医师严格且规范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有效措施防治相关并发生的发生亦是其关键环节[4-6]。本文就实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所引起的脑血栓、过度灌注综合征以及脑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护理措施进行了阐述,要求护理人员于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对各项风险进行管控,严格规范操作步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神经功能等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以更好保障手术的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燕.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5,23(3):249-250.

[2]包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防治[J].哈尔滨医药,2015,35(5):404-405.

[3]张海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2):14079,14082.

[4]赵凤霞, 姚绍鑫. 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3):77.

[5]张锦华, 吴侠, 史丽珠, et al.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 9(6):60-61.

[6]雍海荣. TCCF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新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41;495(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