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研究

甘丽云

广西 南宁市江南区明阳中学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对于班级管理、建设、发展都有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能够带领学生提升班级整体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班主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建立良好行为习惯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主要引导者,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掌灯人,所以班主任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上,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宜、健康的成长环境,以此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的稳定性、协调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管理质量的优劣将关系学生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发展。为此,班主任需要及时转变自己传统管理思维,能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不断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能够尊重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助力班主任更好地实施有效措施,打造优秀的班集体。为此,本文将基于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研究为题,通过建立以生为本教学观、加强班级干部培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三个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整体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从而为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一、建立以生为本教学观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班级管理与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长效化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系统化、经得住检验的管理机制。在这种机制的管理下,班级管理才能规范、有效,帮助每一个学生提高。假设,班主任仍旧局限一个刻板化、严厉化、形式化的班级规章制度上,不仅无法真正发挥班级规章约束人、成长人的教育作用,而且还会使得初中学生形成较强的逆反情绪,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

例如,班主任在设计班级规章制度上,要根据管理群体上灵活应对,不可一直和蔼化,这样对顽皮类学生起不到良好效果,但是也不能一直严厉化,这样对于乖巧但不爱说话的学生,也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例如,在笔者面向一批较为顽皮的学生,经常会扰乱课堂的学习秩序,那么班主任就应该威严化,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收敛自己不好的行为,并且实施较为严苛的班级制度,有效改变了原有混乱的秩序。但是,在面向下一届较为安静的学生,其课堂表现教师不断讲、学生台下不断记,自我学习较为刻板,多数不会主动性发言,笔者依旧延续之前的管理,这样导致多数学生在单元测试上没有取得更好地成绩。通过与任课教师不断沟通上,及时转变了自己的管理风格,抛弃了传统师道尊严的角色定位,立足良师益友的教师身份上,积极与学生打成一片,展开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从不断鼓励上多数学生愿意课堂踊跃回答问题,激活了学生学习思维,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能力,也对学生身心健康起到积极性促进作用。从上述两个小案例可以说明:自己的管理风格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都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补充不同学生的短板。所以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应该从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出发,了解班级内容的发展特点,营造适合班级类型的氛围,设置合适的班级条令,并将这些班级条令贴在教室墙上,时时提醒学生。教师还要制定明确的奖罚考核机制,并且要能坚定执行,这样教师所说的话在学生心中才会有威信力,才能不断发挥出班级规章制度约束人、造就人、发展人的教育作用。

二、加强班级干部培养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岗位上,多数班主任不仅承担着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等内容,还承担着学科教学,都是身上兼任数个职位,这也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带来一定挑战,也在客观情况约束下,班主任是无法真正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时刻监督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无法有效捕捉到学生内心情绪的变化,所以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干部的培养,帮助学生积极进步,提升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高学生自觉管理行为意识形成,从中产生一支优秀的班级干部队伍,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加强班主任策略的延伸性与执行力,同时也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眼睛,能够及时发现不同学生负面化的学习情绪,进而及时采取干预性策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学业成绩的稳定性发展。那么如何选拔班级干部,使得所有学生都认同班级所有干部,也能够听从班级干部的督促与辅助。因此,班主任要改变传统指名认定,要开展民主化、平等化的选拔机制,使得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竞选班级干部,使得全体学生都具有参与性,是大家一起的选择的班级干部,这样学生才能遵守班级干部的规定与督促。具体而言,班主任在组织班队会环节上,要开展任职宣言、岗位承若、自我优势,并且通过选票来选择出相对应不同岗位的班级干部。在班级干部选拔完毕后,教师还需要设置一个——轮值班长的岗位,这个岗位是面向除了班级干部之外设计的岗位,主要任务是辅助班级干部做好协调、整理等工作。轮值班长任期则是一人一天,一周一计分,一月一评比,最终等分最高的学生成为班级干部的候补成员。同时,班级干部也是受到全体学生的监督,并且也会进行一月评比自己的工作量,使得每一个班级干部的岗位都是流动的,只有做的好,服务好,才能成为大家的领导,这样将会最大化激发班级干部的工作动力,同时也将保证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样良性化竞争氛围下,将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自然最终会形成优良的班风。

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为信任、最为依赖的老师,班主任班级建设成果取决班主任日常领导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正视自己担任的责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我师德师风的修养,树立终生学习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强自己管理专业能力,形成具有跨学科的思维意识,这样才能助力班主任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业成绩以及身心健康的协调化、稳定性发展。所以班主任应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各类专业性书籍资料,如:心理学、行为学、沟通学、管理学、人文素养相关文集,这样多方面增强班主任的知识储备,将会提高班主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岗位角色,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很多学生都会以自己班主任行为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我管理意识,能够严于律己约束自己不良行为习惯,这样在班主任一言一行的示范中,也将实现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功效,最终也会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总之,班主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这样自己的思维才不会被僵化,才能更加灵活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班级有效管理研究中,通过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级干部培养、提高自我师德师风,能够改善自己在学生眼中的形象,提高学生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过程,是需要班主任立足以生为本角度出发,不断根据学生及时反馈下,不断优化自己的管理过程,最终才能实现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化、可持续发展。所以班主任需要建立人本教学观,能够从学生立场、内心、需要、发展的角度上,提出相关管理措施,从而最大化为学生健康化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旦增曲扎.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8(2):182

[2]钟红军.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11):316